“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何況好幾位猛將,他們是我大陳的柱石,同樣都是為國效力,我們怎能患得患失,嫉妒同袍,誰又知道他們將來不能為我所用?”陳蒨微微一笑,揚鞭策馬,走在前面,眾人跟隨其後。

大軍一路趕往郢州,行至大雷[大雷,今安徽省望江縣],接到皇帝詔命。原來先前派去勸諭王琳的吏部尚書謝哲回京覆命,王琳又願意臣服於陳朝,請求返鎮湘川,陳霸先同意,所以詔陳蒨班師回京。

陳蒨的部隊剛進京城,百姓們紛紛跑來,圍在道路兩側,口中呼喊“太子回來了,太子回來了!”……

騎在馬上的陳蒨不停地向圍觀百姓們抱拳行禮,引得百姓們歡呼雀躍。

到仲舉道:“聖上雖未下詔,百姓們早已認殿下為太子,殿下可是深得民心啊!

駱牙道:“可惜這次仗沒打成,但若不是殿下的威名震攝,王琳哪能低頭認慫呢?這個功勞足以封作太子了吧!”

華皎道:“別高興太早,聖上一天沒下封詔,殿下一天就不是太子,我可要提醒殿下,一會入宮面聖,若是聖上要收回兵符,殿下可一定不能交出去。”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稱是。

陳蒨笑了笑:“我自有主張。”

陳蒨下令,命華皎領軍,部隊仍駐紮在冶城寺,自己和韓子高卸了甲冑入宮見皇帝。

“我的兒回來了啊!”式乾殿內,陳霸先笑著扶起行跪拜大禮的陳蒨,命黃門侍郎陳慧紀給陳蒨看座,陳蒨不敢坐,推辭再三才坐下。

“子華勝利班師,朕甚是高興,陪朕喝幾杯吧,咱們叔侄一起吃頓飯。”陳霸先道。

“阿兒榮幸之至!”陳蒨點頭,然後起身拱手:“臣有事啟奏,王琳求鎮湘川,恐怕並不真心歸順,眼下我軍氣勢正盛,若是趁勝進軍,可一舉殲滅他的勢力,收回湘川之地,臣想請命再次出征,掃平王琳之患。”

站在旁邊的中書侍郎蔡景歷道:“現在四方歸附,國家好不容易可以太平,臨川王還要打仗,是捨不得交出兵符嗎?”

陳霸先喝斥:“臨川王是朕的親侄,朕最信任的人,兵符放在他手上,朕放心的很,什麼時候交還兵符,要你多言!”

韓子高心想,果然被大兄說中了,國家安定了,猛將失而復得,又要卸磨殺驢、排擠侄子,瞧你倆一唱一喝的,真叫人寒心。想大軍出發的時候,陳霸先拉著陳蒨說的那番話,原來是演戲,當時陳蒨眼含熱淚,不知是否也是裝的,這叔侄倆都是戲精,還真是一家人啊,真情實感從不輕易流露在面上。

蔡景歷道:“非是臣想多言,陛下信任臨川王是親情所致,但是國家有國家的規矩,從來帶兵出征的將領,戰事結束後都要把兵符上交,若不上交就會被懷疑有圖謀造反之嫌,臣也是善意提醒臨川王,殿下交還兵符免得御史彈劾。”

陳霸先說:“子華,朕相信你的忠心,但是茂世所言在理,年年戰事頻發,弄得國庫空虛,大軍在外一天耗廢錢糧無數,今王琳願意歸順,朕也想與民休養生息,出征的事容後再議,兵符我兒先交還吧!”

陳蒨笑了笑,從腰間旁囊中取出銀虎符,拱手遞上:“現在不打仗了,兵符臣留著也無用,自當上交陛下。”

韓子高看著急在心裡,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蔡景歷拿過兵符,交到陳霸先手裡。

陳霸先笑道:“茂世,朕說的吧,臨川王深明事理,你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的兒啊,朕每天都想見到你,明日你搬到門下省居住吧,方便咱們叔侄見面,朕準你在宮中可乘坐絡車代步,見朕不用通報,隨時隨地可以見朕。”

“如此榮寵,足見陛下有多信任臨川王,殿下還不快謝恩。”蔡景歷在旁提醒。

韓子高心裡這個氣,領軍府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