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陳霸先率領百官正在太極前殿朝見皇帝,內謁者進殿道:“齊國使臣求見。”

內謁者話未說完,齊國行臺司馬恭不顧殿前衛士阻攔,氣焰囂張地衝進大殿,向著皇帝蕭方智略略拱了拱手,道:“使臣司馬恭見過樑國國主,我傳大齊皇帝口諭,若是三日內,貴藩國還派不出質子赴齊,這盟就不用結了,我大齊將發兵十萬,蕩平建康,以雪前恥。”

蕭方智慌得離開御座,連聲呼喚:“令君,令君!”

陳霸先皺緊眉頭,沉默不語。

中書舍人劉師知道:“請問令君,定好派哪位子侄赴齊嗎?”

陳霸先沒有回答劉師知,對司馬恭道:“請司馬行臺先回驛館,殿內正在商議我國事務,您在這裡不方便。”

司馬恭冷哼一聲,拱手道:“那使臣就告辭了,記住,三日為限,不要忘了。”然後,他一甩衣袖出了大殿。

“太過分了!”“齊國欺人太甚!”“根本沒把聖上放在眼裡!”……百官們議論紛紛。

劉師知又對陳霸先道:“令君還沒有回覆下官的問題。”

陳霸先道:“齊人無信,前也結盟,仍數次犯境,就算孤派子侄赴齊為質,不久齊國還將背盟,屆時,質子將如何自處?”

中書侍郎江德藻道:“令君疼惜子侄,下官能夠理解,只是時間緊迫,還請令君以國家為重,舍小家全大家。”

說著他跪下重複道:“請令君以國家為重,舍小家全大家。”

殿中百官俱都跪下懇求道:“請令君以國家為重,舍小家全大家。”

蕭方智也跪下道:“請令君以國家為重,舍小家全大家。”

陳霸先慌忙跪倒,向百官道:“孤謬輔王室,而使蠻夷欺凌華夏,孤未能平定他們,何處逃脫罪責。今在位諸賢,希望平息兵戈,與齊和好,以靜邊疆,若孤違眾議,必謂孤疼惜子侄,今決意派遣……曇朗……嗚嗚——”說到這,陳霸先眼淚掉了下來,強忍悲傷哽咽道:“棄之寇庭,但齊人無信,窺窬不已,謂我浸弱,必當背盟。齊寇若來,請諸君務必為孤奮力一戰……嗚嗚——”

說到這,陳霸先向百官深深一拜,已是泣不成聲。

朝會之後,陳霸先為防陳曇朗也像陳蒨一樣不肯遵令來京,或是向東逃跑,親自率步騎到京口接侄子回到京城,按照齊國要求,三日內送陳曇朗登上齊國使團的船。

江畔臨別之際,陳霸先看著心愛的侄子曇朗,自己的同母弟休先就留下這一個孩子,現在卻要狠心將他送往齊國,這很可能是與侄子的最後一面,想到這,忍不住老淚縱橫。

陳曇朗臉上沒有太多悲傷,反而微笑著安慰叔父:“叔父,阿兒走了,請叔父多保重。”

陳霸先想著從京口接他到現在,曇朗從未抱怨一字,也沒有悲傷難過,一直都是和自己笑語相答,好像他這趟出去很快就會回來。

“叔父狠心把你送到齊國當質子,你心裡一定怨怪叔父吧,你要是想哭就哭出來,想抱怨的話就說出來,還有什麼要求,告訴叔父,叔父盡力滿足你。”陳霸先泣道。

陳曇朗抬起衣袖拭去陳霸先臉上的眼淚,笑道:“記得小時候,叔父告誡阿兒,陳家的男兒流血不流淚,叔父您怎麼自己出爾反爾。阿兒不怪叔父,叔父難違眾議,不如此,百官就有了藉口,難與叔父同心同德。若是將來戰事再起,請叔父不要顧惜阿兒,戰場上奮勇殺敵,阿兒即使死也含笑九泉。”

“嗚嗚……”陳霸先抱住陳曇朗淚流滿面:“我的好孩子,孝順的孩子,叔父其實不想派你去,可是你大兄如今已不聽叔父的話了,齊國催逼得緊,叔父不得已只得派你,叔父對不起你,對不起汝父。”

陳曇朗手撫著叔父的背,安慰道:“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