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挑選武器(第1/2頁)
章節報錯
午時,陳蒨還在處理公務,韓子高遞上剛煮的茶,提醒道:“太守,休息一會吧!”
陳蒨轉了轉脖項,放下筆,道:“今天不睡了,子高,跟我去個地方。”
“去哪裡啊?”韓子高問。
“跟我走就是。”陳蒨站起身,韓子高拿過外衣給陳蒨穿上。
兩人出了三堂,見駱牙閉目坐在臺階上、頭枕著柱子,子高想跟隊主打個招呼,陳蒨作了個噤聲的動作。
兩人繼續往前走,來到府署的武庫,進了門,裡面有好幾個倉庫,陳蒨命掌管武庫的庫吏開啟其中一個倉庫,韓子高一看,滿眼的是各種弓和弩。
“子高,你試試這個。”陳蒨拿起一張弓遞給韓子高。
子高用力一拉,竟沒拉動,使出渾身氣力,至於咬牙切齒,還是拉不動,陳蒨在旁看得哈哈大笑,他伸手從子高手裡搶過弓,隨手一拉,那弓就彎成了滿月。
“能拉一石弓,這是叔父對麾下士兵最起碼的要求,為什麼有這樣的要求,因為拉不動此弓,射出的箭根本不能穿透敵人堅韌的甲冑,拉不動一石弓計程車兵,不能打仗,只會拖後腿。”陳蒨道。
韓子高感到臉在發燒,背後卻是發涼。
“這把二鈞弓,張力六十斤,只有一石弓的一半,你試試看,能不能拉動。”陳蒨又遞過來一張。
子高接過來,使勁一拉,果然能拉動,但是要拉成滿月,還不能完全做到。
“就這張吧,庫裡沒有比這更輕的弓了,以後每天練習,自然就能拉滿。”陳蒨點點頭。
“太守,您能拉多重的弓?”子高好奇地問。
“哈哈,你看著啊!”陳蒨拿起四張剛才的那種一石弓,疊放在一起,雙臂一掙,四張弓竟一起被他拉成了滿月。
韓子高驚歎:“太守好神力!”
“這算的了什麼,若單論臂力,疊開兩張三石弓,都不在話下。我父親、兩位叔父,還有我阿弟皆可以做到。聽說,北方索虜有人能開十石弓,不知是真的假的。”陳蒨放下弓道。
十石弓,韓子高心裡計算,那豈不是一千二百斤,簡直就是天人啊!
“春秋時,齊宣王好射,喜歡別人誇他能開硬弓,他身邊的人就奉承他,說大王的弓不下九石,其實他用的弓沒有超過三石的。”陳蒨笑道。
“這是牛角做的韘,套在扣弦的拇指上,可以保護手指不被弓弦勒傷。”陳蒨從架子上拿起一個圓圓的像戒指的東西,扔給子高。[韘,射決也,古代射箭時,戴在手上的扳指]
韓子高接住,套在右手拇指上,左右打量。
“這個就是令侯景軍聞風喪膽的陳氏連弩!”陳蒨遞給子高一把弩。
弩身不大,大概在二尺半左右。韓子高一直以為弩要比弓重得多,沒想到這把弩拿到手裡,比想象中的輕得多。
陳蒨道:“叔父在元戎連弩的基礎上,改進了箭匣的內部結構,解決了連弩用箭沒有箭羽,長距離射擊會失去平衡的問題,弩箭比原來更短,距離和準度卻大大增強,箭匣內可裝十支弩箭,每射出一支,箭匣會自動推出下一支弩箭到矢道上,省去裝箭的時間。叔父還對弩機彈射的機關做了修改,不是扣動一次懸刀,十矢連續發完,而是每矢都可先瞄準再扣懸刀發射,避免重複射擊同一目標,不浪費每一支箭,每發必中。”
陳蒨繼續道:“前朝的元戎連弩尺寸大又笨重,叔父對弩身重新設計,尺寸縮短一倍,用材輕巧,可掛於腰上,方便隨身攜帶,操作起來簡單快捷,解決了強弩不便在馬背上使用的缺憾,使得強弩不光是步兵的配備武器。像你現在臂力不足,拉不動弓,若遇上戰事,用此弩防身正好。”[元戎連弩,是諸葛亮在漢代連弩的基礎上創制的一種先進弩,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