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勸諫(第1/2頁)
章節報錯
蠻子轉頭抬眼看著陳蒨,眼神裡沒有畏懼,他用手背擦去嘴角溢位的血,不服氣地大聲道:“太守說話又出爾反爾,說了不責怪屬下,屬下哪裡敢罵您,屬下只是實話實說!”
“呀?這是怎麼了,我就轉個身的功夫,蠻子怎麼就惹太守生氣了?”駱牙走進來,看到眼前氣氛跟剛才明顯不對,驚訝地問。
“還說不敢,不吃我賞的棗,為的就是這個目的吧,你的心機真夠深的。”陳蒨氣惱道。
“屬下可沒您想的心機,難道屬下說的不是事實嗎?不知哪裡說錯了?”蠻子低頭嘟囔道。
“還敢頂嘴!”陳蒨揚起手,那架勢又要一掌扇過去。
少年下意識地閉上眼睛,一副等著捱打又委屈不服的樣子,陳蒨揮出的手懸在半空,然後硬生生地收回。
“唉——”陳蒨長嘆一口氣,道:“凝香閣是我堂弟所建,寢閣裡的物品用具皆是我堂弟喜愛之物,你不說,我也沒注意,承接前太守的東西,似乎理所當然,從來沒人像你這樣提出異議,現在想來,是太奢侈了。旗門!”
“太守,什麼吩咐?”駱牙問。
“把我寢閣裡世子留下之物統統送存府庫,生活用具換成以前我常用的,跟夫人說,府裡用度一切從儉,嚴禁糧食他用。”陳蒨道。
“諾。”駱牙稱是。
“明日叫兩個泥瓦匠把椒牆剷掉。”陳蒨接著說。
“鏟牆?!”駱牙驚道。
“還有,把閣上的門匾換掉,凝香閣,這名字起的,像女兒家的閨房,此閣居東,叫‘東閣’便好。”陳蒨道。
“諾,太守還有別的吩咐?”駱牙問。
“就這樣。”陳蒨點頭。
“你起來吧!”陳蒨伸手扶起少年,道:“我這人脾氣不好,其實府里人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們不像你敢說出來,以後,你要多提醒我。”
“謝太守。”蠻子見那人竟接受了自己的勸告,心裡樂開了花。
這時,馮淵進來,把整盒廁棗交給駱牙,又躬身退出門外。
“蠻子,你坐下,咱們邊吃棗、邊說話。”陳蒨道。
“諾。”蠻子跪坐在陳蒨腳邊。
陳蒨見少年謹慎小心的樣子,知道他畏懼自己,嘆口氣道:“我的壞脾氣,讓你吃了不少苦。唉——,我也想改改我這急躁的性子,別說你們,連我的阿弟阿妹都怕我,他們人前稱我大兄,背後稱我大蟲……”
“呵呵……”蠻子笑起來,問:“屬下怎麼沒見著您的弟弟妹妹,他們為什麼沒跟著您來吳興呢?”
陳蒨閉了閉眼,嘆道:“阿弟和我堂弟一起奉詔赴江陵侍奉皇帝,阿妹就住在西院,不過年紀尚小,只有十歲,或許你以為是我的女兒呢。”
“您兄妹歲數相差這麼大?”少年驚詫道。
“我阿孃身體一直不好,我和我弟弟也相差八歲呢!自二叔大同年間屢立戰功後,高祖就下詔徵召我父親和三叔到京城,做了東宮的禁衛武官,我阿妹便是在京城出生的,生下來不久,我阿孃就病逝了。”陳蒨眼泛淚光。
“後來的幾年,我們陳家走了背運,接連親人亡故,先是我三叔隨貞陽侯出征,渡江接應那侯景,不幸戰死在寒山。不久,侯景反叛,攻打京城,我父親又戰死在臺城。我三叔和父親之死皆是因為那侯景,所以我二叔立下血誓,定要報家仇國恨,不滅侯景,絕不還師。”陳蒨道。[貞陽侯蕭淵明,梁武帝蕭衍之兄蕭懿之子。陳蒨三叔陳休先,侯景歸梁時,授文德主帥(宮廷禁衛將官)。陳蒨父親陳道譚,授東宮直閣將軍(太子東宮禁衛將官),侯景圍臺城時,引弓弩手援城時,在城內中流箭而亡。]
“只恨我沒能親手殺死侯景,為父親、三叔報仇。”陳蒨遺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