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胡說什麼?”韓子高紅了臉:“我,我不過是不想被人笑話不懂音律,也想像侯將軍一樣,在你們談論音樂時不至於尷尬。”

“你不用羨慕他,他的琴技稱不得上流,士大夫們願意跟他彈琴論道就是巴結他罷了,經過我的調教,你將來肯定比他彈得好。”陳蒨坐在韓子高身旁,伸手握住韓子高的雙手,放到琴絃上。

“昔神農氏繼宓羲而王天下,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陳蒨道。

“琴,長三尺六寸有六分,象期之數;厚寸有八,象三六數;廣六寸,象六律。上圓而斂,法天;下方而平,法地;上廣下狹,法尊卑之禮。琴隱長四寸五分,隱以前長八分。五絃,第一弦為宮,第二商、角、徽、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為少官、少商。下徵七絃,總會樞要,足以通萬物而考治亂也。八音之中,惟絲最密,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震譁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八音廣博,琴德最優。操似鴻雁之音,達則兼善天下,無不通易,故謂之易。”

“東漢,桓譚《琴道》琴視為君子之器,君子無故不撤琴瑟。琴成了君子高尚德操的象徵。嵇叔夜說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琴音,間遼而音埤,變希而聲清,遊弦發其逸響,聽靜而心閒。琴不適於和喧噪的多數樂器合奏,天生是一種宜於獨奏的樂器。”

陳蒨修長的手指撥弄琴絃,一邊彈一邊道:“以右手彈弦,以取得每弦的本音者為聲,運用左手吟、揉、滑、按,使絃音餘韻不絕,以美化其聲,謂之韻。以韻補聲,原是出自秦箏的一種演奏方法。用右手在琴絃上彈出某一聲後,左手以此聲為中心,先高後低,作頻率較快的來回滑動,則成為吟;若左手指先低後高,做頻率較慢的來回滑動,則稱為揉。左手指頊入滑到應發出的聲上,稱為綽;若左手指頊入下滑的應發的聲上,稱為注。……”

“阿兄,你彈的是什麼曲子,太好聽了,在公主那裡好像沒有聽過。”韓子高問。

“你沒聽過的多呢。”陳蒨道:“此曲名曰‘猗蘭操’。聖人歷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乃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逢時,託辭於香蘭雲。便是這個由來,故而取名猗蘭操。”

“阿兄懂的真多!”韓子高滿是崇拜道:“我只以為阿兄善吹笛,沒想到琴彈的也好。”

陳蒨得意一笑:“你以為我只會吹笛、彈琴?我年少時曾一度沉迷音樂不知肉味,做了宗長之後忙於事務沒有時間擺弄樂器,唯笛子輕巧方便攜帶,偶而空閒吹笛以自遣,不是我自誇,沒有我不會玩的樂器,不過,我也就是通曉,算不得精通,像阿妹,論琴技在我大陳稱得第一,只可惜她是個女子,否則她的琴技定能揚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