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本身具有其它帝王身上難以發現的美德,他治理國家的一言一行也成為以後所有帝王的規範。。
在世的五十二年當中,太宗總共做了二十三年的皇帝,他不是華夏曆史上得享帝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是在他黨政期間,所創造的豐功偉績,卻是後來人無法企及的。
自十八歲開始,太宗整整經歷了三十五年的軍事政治生涯。
軍事上,在起兵反隋過程中,太宗從太原延東河南下直搗長安。在統一的戰爭中,更是縱橫弛騁數千裡,他所表現的卓越軍事才能和思想,可以和中國歷史上任何一位著名軍事家相媲美。稱帝登基之後,掩武修文,採取輕徭薄賦政策,關心民生疾苦,使得隋末即告破產的全國經濟很快得以全面復甦。
在政治上,更是鼓勵臣下進諫,虛心聽取不同和反對意見,同時不論出身,大膽選拔起用才能之士,就像魏徵,原本輔佐隱太子李建成,甚至幾次出謀劃策,要置他於死地,可當太宗獲勝之後,卻不計前嫌,對魏徵委以重任,可以看得出太宗的心胸開闊,也正是有了這份胸襟,才有了被後世稱頌不止的“貞觀之治”。
一方面徹底解決了長久以來的北方外患,另一方面則政治清明,最初全國死刑犯每年不過29人,後來也不過增加到290人。
此外,不論在文化提升,民族融合上,太宗也都有很大貢獻,締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
無可諱言,太宗的一生當中難免也有瑕疵,像是“玄武門之變”,對子女的關係幾乎重蹈高祖李淵的覆轍,以及晚年的獨斷、猜嫉和迷信輕向等,但是這些瑕疵並沒有使他的豐功偉業因而減色。
對於太宗的評價,《舊唐書》有一句話很客觀中肯:臣觀文皇帝發跡多奇,聰明神武,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志業則鹹盡其才。
史書還稱:太宗玄鑑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神莫能測。
然而在杜睿看來,這個評價雖然有逢迎之嫌,然確實不為過。太宗所創造的功業,也確實稱得上是千古一帝,若以後世人的眼光來品評的話,還可以再加上一點,那就是:他同時也是一個見識宏遠、有勇有謀的軍事家、思想家、戰略家、政治家。
總管太宗的一生,他初出茅廬,第一次在顯貴的視線中出現,是在公元615年,隋煬帝被圍雁門,年僅16歲的太宗應募救援隋天子。當時之情形是突厥十萬騎兵壓境,圍困隋煬帝的是其鐵騎中的精銳。面對敵眾我寡形勢,援兵總司令雲定興也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對這場救援戰,他心裡是沒有底的。小小年紀的太宗在仔細分析敵情後,獻計雲定興,稱:“始畢可汗舉國之師,敢圍天子,必以國家倉卒無援。我軍張容,令十里幡旗相續,夜則鉦鼓相應,虜必謂救兵雲集,望塵而遁矣。不然,彼眾我寡,悉軍來戰,必不能支焉。”很顯然,太宗當時對敵我情況分析是相當精準的,用其計,雲定興果然解了雁門之圍。
杜睿倒是覺得,太宗這招與諸葛亮的運兵戰略有雷同之處。在冷兵器時代,這種“空城計”既需要頭腦異常清醒,對敵方和己方的實力判斷正確,也需要大氣魄,有心理上的絕對優勢,不然戰爭最後的結局就會要改寫,但是歷史證明太宗的決策是正確的。。
()免費電子書下載
太宗作為一名傑出的政治家,不僅聰慧過人,而且在青年時代就顯露出了自己的“宿志”,拿後世的話來說,太宗小小年紀就有做國家元首的宏偉志向。
其父李淵在太原為地方長官,人脈資源很廣,他就利用這一局面就廣交朋友,禮賢下士,當時的“群盜大俠,仰其名,紛紛投奔於他”。也就是這群豪傑,隨同太宗出生入死,協力同心,逐一把隋末的地方割據勢力剿滅殆盡。
可以說,太宗在青年時代,就在為自己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