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層就是直接考驗一下張良的才能。

讓張良獻策讓自己能以最小的代價奪下穎川。

如果成功那張良他肯定是不會放的。

而且他還要吃兩家的錢,韓王的一份穎川一份。

到現在他那一個小小的沛縣已經和他的身份不相匹配。

穎川這個國都非常適合他新的根據地。

要真能奪穎川,他一定要想盡辦法把之前的東西全部賴掉。

如果韓王真的想要,就讓他派兵來打。

畢竟他們老劉家有祖訓,可以散盡錢財籠絡人心,但是絕對不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

張良在來之前已經詳詳細細的打聽了一下劉邦之前的為人,和他起兵到如今的經歷。

知道他現在的規模,急需要一位軍師和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將軍 。

也推測出以他手下的兵力要想拿下穎川非常困難。

可他還是許下這個承諾。

可見最後肯定還是會把這個問題交給自己,也算是直接對自己的入門考核。

“根據我的瞭解主公仗下計程車卒沒有打過攻城戰,跟隨項羽一起南征北戰的時候也只是在旁輔助,這一次有可能花費了巨大代價也拿不下穎川。”

見張良將自己目前的狀況說了出來,劉季也不慌張。

他存這麼點兒家當容易嗎!!!

花費巨大代價辦不成事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在他身上出現。

見到不妙,趕緊跑總沒錯。

可他現在有點摸不準張良來的意思。

張良繼續淡淡的說道:“我今晚前來是幫主公獻上一計,助主公不費一兵一卒,可在明日日落之前奪下穎川。”

劉季眼中滿是不可置信的神色,我二萬兵力都不一定有把握拿得下。

你張一張嘴就說不費一兵一卒,明天就可以奪下潁川?!!

你跟我倆開玩笑呢?

吹牛誰不會呀?

我老劉以前最會吹牛,手下的原始股都是自己吹牛:斬白蛇起義時候拉扯出來的。

但臉上卻還是表現出非常謙卑的樣子。

想要尋求張良的良策:

“張良,你要是能有如此良計奪下穎川,我立即封你為軍師,在軍中的地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我做重大決策之前都會與你進行商議。”

張良躊躇了一下說道:“項梁前幾日身死的訊息已經在天下間傳開,而作為他的侄子項羽和他手下的一眾烏江子弟,現在可謂正處於暴怒的階段。”

“剛剛我來的時候也看到了這城中的慘狀。”

張良輕吐了一口濁氣:“項羽…他竟然下命令屠城!!!”

“還真的是老少皆殺…一個不留。”

劉季有些摸不著頭腦。

“項羽屠城跟我們奪下穎川有什麼關係?”

“項羽這個人雖然勇猛,但是卻非常的重情重義,尤其是面對這個養育他多年的叔父,屠城之後他必定會回到江東處理項梁死後的身後之事,短時間內恐怕抽不開身。”

“以他的能力肯定能夠攻下潁川,可他的性格,事成之後我們最多喝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