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前來觀影的人一個私人空間,而不像電影院裡那麼嘈雜。
“看點什麼?”南橋選片的時候遲疑不定。
櫃檯後的小哥自來熟地湊了過來,笑眯眯地說:“要不要看看前段時間特別火的這個?”
他指的是一部美國劇情片,the Fault in our stars。南橋只看過原著,側過頭去看易嘉言,他很坦誠地說:“你喜歡就好。”
看樣子是沒看過了。
她忽然間心下一動,若無其事地說:“我也沒有看過,要不然,就這部好了?”
究竟為什麼要假裝沒看過,又為什麼會內心竊喜於這部電影的恰好出現,很快有了答案。
電影是由約翰·格林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講述了兩個患有癌症的青少年有關愛情、生命與死亡的過程。
影片伊始,那些鮮活的陽光與耀眼的青草地編織成有關青春的絢爛場景,美好得不可方物。而換上癌症的少女明知自己沒有充足的時間和旺盛的精力去愛一個人,卻依然在逃避的過程裡無法避免地愛上了那個少年。
I fell in love with him the wayyou fall asleep: slowly; and then all at once。
我像是陷入沉睡一樣愛上了他,起初是慢慢的,然後迅速沉溺。
影片裡的少女一點一點衰弱下去,卻滿臉陽光地去愛著,像是死亡也阻止不了她。
“我愛你。我知道愛這個字猶如對著虛空吶喊,有朝一日它必然會被遺忘。因為我們的命運已經註定了,總有一天所有的努力都會化為灰燼,總有一天太陽會吞沒這顆星球。但我還是愛你。”
南橋看著那在眼前飛速閃現的不熟悉的畫面,耳邊卻是那些耳熟能詳的句子。
其實很早就喜歡上這本書了,因為所有的話語都像是寫給她的一樣,每一句,每一個詞,都無法更貼切地去描述她對身旁這個人懷有的同樣的情感了。
字幕出現在螢幕上,她無聲地隨著女主角一同念著那些話語。
Pain demands to be felt。
所以你呢,坐在我身旁的你,是否也能同樣感知到我內心深處的煎熬與渴望?想要與你在一起的念頭是美好的,可是因為得不到,就變成了一種痛苦。
If you want the rainbow;you have to deal with the rain。
他們說如果想要得到彩虹,須得先經歷大雨的洗禮。那麼我可不可以理解為在我走到你身邊以前,現在所經歷的所有痛苦都是為了與你並肩時可以仰望那道彩虹?
後來,在少女的身體一天一天更加衰弱的時候,少年與他們共同的朋友為她一起舉辦了一場模擬葬禮。
他說:“葬禮並不是為了紀念死人,而是為了安慰活下來的人。”
開啟那封早一些好的信,少年一字一句念著他一直以來想要告訴心上人的話。
一直以來,你都怕你的愛會傷害到我。但你其實並不知道,人生來雖無法選擇是否會受到傷害,但卻可以選擇是誰來帶給你傷害。
如果那個人是你,那我心甘情願。
包間並不大,柔軟的雙人沙發,擺滿爆米花和飲料卻無人問津的茶几,還有前方閃耀著微光的螢幕。
在這樣狹小安靜的空間裡,易嘉言聽到了南橋沉重的呼吸聲。
他側過頭去望著她,於黑暗裡看見了她遍佈淚痕的面頰。
她在哭,雖然沒有聲音,但真真切切地哭得厲害。
他想說點什麼,最後只能伸手覆在了她冰涼的手背上,搖頭嘆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