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在海上,祖宗先烈跋涉四方,遂有兩漢之強盛,昔有漢使,今亦當有梁使,朕在此一問,可有敢效張騫、班超、傅介子、甘英、蘇武者乎?”李躍在臺上慷慨激昂道。

十六國南北朝,雖是一個充滿苦難的時代,但苦難也磨礪了人的精神和意志。

“願!”

臺下異口同聲道,當即站出兩百多英氣勃發的青年。

張騫、班超、傅介子、甘英、蘇武這些人事蹟原本也是尚武堂的課程之一。

“我大梁兒郎亦將不遜於大漢也!”李躍感覺自己親手推開了一個時代的大門,當即提拔這些兒郎而郎官,每人賜百鍊環首刀一把,刻著“大梁使者”的銅牌一副,蹀躞帶一條。

十六國大亂,胡人東遷,文化互相融合,蹀躞帶、圓領袍早已有之。

好東西不管胡夏,拿過來就用,李躍從無心理負擔,更不願固步自封,文明也需要兼收幷蓄。

“趙衡,開拓四海,造福華夏!”

“臣定不辱使命!”

“王升……”李躍親自發放眾人,一個個勉勵著。

唸到第二十七人的名字,頓時一愣,“李儁。”

“臣在!”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郎站在面前,眉眼與李躍有八成相似,只是更加朝氣蓬勃,正是李躍第九子李儁,其母拓跋玉樹。

周圍其他子弟、護衛、官吏齊齊望了過來。

“可敢開拓四海造福我華夏乎?”李躍厲聲道。

別人的孩子能拋頭顱灑熱血,自己的孩子也能。

“有何不敢?身為皇族,當為天下先!”李儁大聲道。

李躍心中一陣寬慰,為有這樣的兒子而自豪,這說明自己這麼多年的教育沒有錯。

皇族不是躺在江山社稷上的蛀蟲,身上承擔的責任應該更大。

能力如何暫且不論,關鍵在於有沒有這個膽量。

而且能力也是可以培養的。

“好!”李躍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發現,他比自己還高半個頭,身材魁梧健碩。

李儁舉起環首刀和使者銅牌,當即就有人吟道:“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

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響亮。

一個國家的未來,其實就在這些年輕兒郎身上,因為他們有熱血和豪情,年紀大了,往往計較於各種利益得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