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君臣之間,連父子兄弟之間都血肉橫飛……

所以諸葛亮、慕容恪才會顯得特別亮眼一樣。

任何事都要防患於未然,丞相設定容易,想要裁撤,就沒那麼容易,李躍覺得采取群相制度更符合歷史規律。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權,又分散了相權,避免權臣出現。

以後但凡加了平尚書事,基本都是宰相,可參決國家大事。

變化較大的是武將。

漢魏以來,以大司馬、大將軍、大都督、驃騎、車騎、衛將軍為尊,十六國武夫橫行的時代,萬把人就敢自稱天子的大有人在,兵權同樣不能集中。

曹魏的四徵將軍、都督,比唐朝節度使的權力還恐怖。

李躍不敢這麼玩。

分前後左右四將軍,其下左右衛將軍,左右領軍將軍,左右撫軍將軍,左右鎮軍將軍,左右驍騎將軍。

魏山前將軍,董閏左將軍,賈堅右將軍,徐成後將軍。

以高雲為左衛將軍,梁嘯為右衛將軍,張蠔為左領軍,曹堪為右領軍,呂光為左鎮軍,鹿勃早為右鎮軍,秦彪為左驍騎,糜進為右驍騎。

其他劉牢之、諸葛侃、李屹、趙賀、竇封等人錄前後功,皆封將軍。

戰時,由李躍指認一人為都督,戰後收回兵權。

左右將軍以後根據戰功可以再增加。

日後統一天下,會設定左右大將軍。

咽喉要衝之地設督,如壺關督、上谷督、三藏督、合肥督、樂安督等,且屯且守。

以梁國的國力,沒精力鋪張浪費,祭拜天地之後,又祭拜了李家的宗廟。

接著便是大赦天下,減免田賦,也讓百姓沾沾光。

即便是縮減版的儀式,也讓李躍累得夠嗆,感覺就像一個提線木偶。

不過文武百官卻樂此不疲,就連五大三粗的魏山都弄了一身朝服,滿臉橫肉,看起來特別彆扭。

鄴城更是沸反盈天,歡聲笑語隨處可見,街頭巷尾張燈結綵,比元日還要喜慶。

李躍下令取消宵禁,讓宿衛、校事府增加人手,巡視全城即可。

車駕所過之處,萬民拱手:“恭賀陛下!”

以前覺得王和皇帝差不多,但稱帝之後,心境有很大不同,感覺肩頭的壓力更大了。

享受多大權力,就有承擔多少責任。

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

天然就有一種使命感,有種天地皆在指掌之間的感覺,彷彿自己已經不是凡人,而是主宰,也難怪歷史上有那麼多皇帝膨脹過頭了。

不過李躍還能維持原本的心性,皇帝不僅要對華夏文明負責,還要給後世一個交代,尤其是第一代的開國之君。

一個朝代能達到什麼高度,基本取決於前兩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