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大軍在王猛手上,天下能擊敗他的人不多。

鉅鹿一戰,慕容垂十幾萬大軍,被王猛三萬大軍按在地上不能動彈,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敢用他,就要信他!

約定好進攻時間,李躍不再磨蹭,馬不停蹄的趕回鄴城,準備出征。

秋收之後,寒風漸起,一天比一天冷,河北的局勢也變得緊繃起來。

慕容儁校閱見丁,精覆隱漏,雖然沒湊出三十萬大軍,但也抓了十幾萬壯丁,每人披一件皮甲,提一根長矛,便被驅趕上邊境。

很多人連皮甲長矛都沒有,拿著一根棍子,就算是“士卒”了。

甚至還比不上受到梁國支援的盜賊流民軍。

派出去的細作,時間尚短,還在成長之中,大多聚集在山野丘澤之中,偶爾出來襲擾郡縣,但燕軍戒備森嚴,收穫不多。

加上一些支援燕國的豪酋、豪強壓制,各自為戰的義軍處在艱難求生的階段。

指望他們擊敗燕國也不現實,還是要靠正面戰場。

快進入十月時,楊略送來密報,慕容儁將在十一月起兵,同樣分成三路。

一路繞過魯口,直下青齊之地,然後橫掃兗豫,將中原籠罩在戰火之中。

一路直接從襄國南下,牽制鄴城的黑雲主力。

剩下一路,則從幷州南下,繞過壺關,攻打河東,走軹縣切入河內,下洛陽,從背後攻打鄴城!

這種用兵風格一看就知道出自慕容恪,慕容恪為人寬和,用兵卻一向兇狠毒辣,不留餘地,敢於進攻,當年對付石虎、麻秋都是如此。

此次不攻鄴城,直奔梁國腹心——中原。

而中原一旦被燕軍搗毀,李躍數年的努力也就付之東流了。

三路燕軍任何一路獲勝梁國都要去掉半條命。

“這情報出自何人?可靠否?”常煒問道。

“還是上一次向我們傳遞情報之人,楊頭兒說不是逄約便是呂護。”

這麼重要的情報,楊略派張豬兒親自護送。

常煒目光一閃,“若是呂護,便要當心了,此人反覆無常,全無信義,極有可能誤導我軍。”

李躍道:“真假其實無所謂,孤將率軍先攻襄國,牽制燕國主力!”

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

很多時候,誰先發動進攻,誰就佔有絕對的優勢。

梁燕爭鋒,已經持續了三四年,每次都是燕軍主動進攻,這一次輪到李躍進攻,試一試燕國的防守能力。

“襄國……”常煒眼神一晃。

這個地方不太吉利,而且是塊硬骨頭,當年冉閔十萬精銳,就是在此地折戟沉沙,受到了悅綰的致命一擊,全軍覆沒。

李躍知他心中所想,“冉閔從哪裡摔倒,孤就要華夏從哪裡站起,黑雲主力北上,燕國必調整部署,襄國與鄴城近在咫尺,此地大戰,我們優勢巨大!”

反過來看,襄國是懸在梁國頭頂的刀,不拿掉它,很難攻入幽州。

所以當年冉閔才會死磕此地。

冉閔之所以兵敗,一方面是剛愎自用,太迷信自己的武力,另一方面則是糧草不濟,不得不尋求決戰。

而如今梁國的國力絕非當年冉閔可比,這一場豐收之後,燕國也被甩在了後面。

李躍跟冉閔的對策一樣,以攻為守,圍城打援,牽制燕國主力,為其他兩路創造機會。

“殿下所言甚是,不過此戰關係重大,臣以為派一上將出戰即可,殿下留在鄴城運籌帷幄。”常煒委婉的規勸。

不過正因為這一戰關係重大,李躍不得不親自領兵出戰,去面對慕容恪。

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