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福份啊,一定會大有作為。今後有什麼擺不平的事,給哥說一聲,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聽聽,那口氣,那自信,那張揚,那匪氣,那狂妄,錢康心裡有些鄙夷,你算哪根蔥哪棵蒜啊,那麼自以為是。我堂堂一縣委書記,要你擺平什麼?!真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了。但那種場合,初來咋道,也不宜流露情緒。好有其他工商界的人湊近,錢康甩開錢豐收的手,嘴裡含糊的說著好好好,抽開了身。
後來錢康才知道,錢豐收的人生極富傳奇。
他三十歲不到,正遇上一場邊境戰爭。當時他是一名偵察連長,一直穿稜在敵陣前沿,為獲取敵軍佈防詳細情況,曾幾次死裡逃生,同時也多次立下戰功,戰爭結束,他已晉升至了營長。領導也看好他,本來是棵很好的軍隊苗子,很具發展前途,但英雄沒有過得了美人關,一頭栽倒在了石榴裙下。那時候他早就結了婚,孩子都兩個了。部隊選送他到昆明學習,有天應邀到一中學作報告,報告後不久,英雄就和那中學的一位美女老師如火如荼的熱戀上了。沒多久,女教師懷孕了,堅決要和他結婚。他請假回家辦離婚,妻子是位鄉村教師,堅決不同意,隨後帶上兩女兒跑到部隊,又哭又鬧的天天在領導那兒纏,領導煩了,本想給他個處分,但最後沒形成統一意見,就安排他轉業了。錢豐收灰頭土臉的回到老家南江,被安排做了南江縣工業局,做了一名副局長。
南江縣裡有一家小水泥廠,不死不活的,總是工資不保,工人經常到縣政府鬧事。縣裡決定搞承包。錢豐收做不來不痛不癢的行政工作,他辭了副局長,承包了水泥廠,做起了廠長。後來隨著改革開放的力度加大,建設熱潮到來,水泥很快成了搶手貨,幾年下來,不但企業紅火了,他也掙了上百萬的承包費。
那時候,南江縣裡也沒有幾家像樣的企業,在上級考核中年年挨批。錢豐收的紅火,縣領導也看到了水泥行業蘊藏的巨大商機,想把水泥廠做大,於是決定將廠擴建至三十萬噸。找錢豐收商量,要他出任廠長,錢豐收有些氣粗了,提出條件,必須實行股分制,每年按稅收的一定比例獎勵法人,否則免談。縣領導也知道,縣裡那會還真找不出恰當的廠長人選,加之錢豐收腦子靈活,對縣的相關領導每年都有些表示,一商量,眾口一辭,就同意了他的條件。政府以土地入股兩百萬,錢豐收現金入注兩百萬,所差資金由縣財政擔保,向銀行貸款兩千五百萬,由企業負責償還。
廠是很快就建成投產了,工業產值也上去了,稅收每年也都還不錯,法人每年的獎勵也都得到了兌現。但一個問題也擺下了,每年生產銷售下來,就是沒多少利潤,銀行貸款總是還不上。銀行握著財政的把柄,每到年關,總是強行要割上一刀。財政派人去查帳,也查不出什麼來。廠裡的會計、審計全是錢豐收從市裡稅務、審計行業中聘請的退休的老專家,精明得很。
又一屆新領導上任,覺得那債務拖起也不是個事,財政倒成了銀行菜板上的肉,想割就割。又開會討論,決定退出,就找錢豐收商量。錢豐收問,縣裡怎麼退出法?分管副縣長帶的隊,就按會議說了方案:一、銀行債務一千五百萬,轉作新貸,由企業重新辦理貸款手續;二、政府土地入股兩百萬和財政代還的銀行本金和利息一千八百萬,由企業辦理借款手續,訂出還款計劃;三、原有企業職工,由水泥廠繼續留用,每年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等相關費用,直至退休。
錢豐收一聽,笑著說,好方案,十全十美啊,全身隱退。我也正幹煩了,請縣長退我兩百萬,我走人。副縣長一行又解釋半天,錢豐收就是不接受。
第一次談判無果而終。
第二次,書記、縣長帶隊,錢豐收提了一個方案:一、銀行債務一千五百萬,轉作新貸,由企業辦理重新辦理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