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實在是非常困難的。
“珉長官說是兩年,他們可不是這麼認為的。叫他們說,可就簡單了,大軍一到,兩個月就結束戰事了。”
“兩個月倒是也有可能,只是敗的就不是韃靼人,而是他們了。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急著這樣做?”
“除了戰功,設立府縣和貢賦之外,兵部這些年以來,一直沒有什麼像樣的戰績,,各家府兵團,受了咱們勝利的鼓舞,也急於建功立業。”
“唉,建功立業,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他們下了咱們那麼多功夫嗎?想立功,你得有那個本事才行。”
“有些奇怪的是,這一次,連戶部都是積極主戰的,羅大學士和三藩也極力支援。”
“羅大學士和三藩?”
“是的,據說此次的主帥,很可能是寧古塔將軍韓天魁。”
“韓天魁?”
這就有些意思了。賈珉突然之間明白些什麼了。
若是韓天魁擔任主帥,一旦獲勝了,寧古塔可就是在卜奎的背後打入了一個楔子。那個時候,卜奎就將成為在寧古塔勢力合圍中的一座孤島了。可以說,整個東北就都是寧古塔的勢力範圍了。
韓天魁是南安王韓天斗的弟弟,南安王是三藩之一。
一個事實就赫然出現了:東北也成了三藩的勢力範圍。
至於羅大學士積極支援,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據傳說,羅啟華大學士,跟三藩的關係一直比較密切。常常在朝中替三藩出頭。
“關於皇上那邊兒,有什麼說法?”
“據我瞭解的情況,應該是是跟太子有關。”
“跟太子有關?”
“當初皇上立當今太子時,就頗有爭議。許多大臣都不同意。後宮的爭議也很大。後來還是皇上力排眾議,立了太子。”
“去年河南大旱,太子主持賑災,據說爭議頗多,還爆出了不少貪腐傳聞。就連晉王和楚王,也頗有微詞。”
“人們的普遍看法是,皇上是想叫太子主持此次戰事,為太子挽回影響,建立威望”
“為太子建立威望,倒沒什麼不好的。打仗也不是不可以,只怕是選錯物件了。”
“依我看,此戰前景不妙。光是從各處抽調這一項,就是問題多多。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互不統屬,號令不一。更不要說軍隊素質良莠不齊了。如此渾水,我們不趟也罷,省得跟他們丟人現眼的。”
“若是韃靼人野心有限還好,就怕他們將來獲勝了,乘勝追擊,一口氣佔領了南溫都拉,對我們可就不利了。我們此前的戰果,就化為烏有了。”
這也是賈珉最為擔心的地方。
“從現在的局勢看,開戰已經不可避免了,珉長官還要早作籌劃為好。”
“是啊,不宜開戰之事,我在摺子裡說過,跟姜侍郎和我舅舅說過,今兒個又跟北靜王說過。看來都是沒用的。將來見了皇上,我也是要說的。只是現在形勢如此,怕是跟皇上說了,也是沒有什麼用處的,是該早作籌劃了。”
“若蘭,你把辛酉科場案先放一下,這幾天,我好好想想,過了正月十五,我倆就一起返回卜奎去。卜奎之事事關重大,我們必須保證卜奎不出問題。”
“如此最好了。唉,真想不到會出這麼一檔子事兒。天也黑了,到我家裡吃酒去吧?”
“算了,過了年再說吧。要過年了,還是在自己家裡吃吧,也省得府里人說我外道了。”
跟衛若蘭分手,賈珉就回了野渡居。
在宮裡雖然吃了酒,飯菜倒是沒吃多少。回到耕讀院,平兒恰好給他留了飯菜。
一邊兒吃飯,一邊兒聽平兒說今天賈府年會的事兒。
年會是由賈政主持的,自然沉悶單調,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