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可是,貌似烏孫國誰當王的事情,是屬於人家烏孫的內政啊?
怎麼辦?
一步錯步步錯,一招輸了全盤皆輸,難道自己此前說做的一切全打了水漂?豈不是全為無用功?
苟參有些暴怒,但是表面還很穩健。
思量了片刻,常惠說:“為今之計,一切照常,仔細打探了,再做決定。”
“不知校尉意下如何?”
苟參也是這個主意,嘴上說一切以老將軍的馬首是瞻。
兩人不動聲色的商量好,到了張掖郡也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這事,當晚照常休憩。
到了人定時辰,苟參去常惠那裡問安,常惠讓苟參入席坐下,沉聲說道:“這次烏孫兵變的來由。校尉可知?”
苟參略知,這些事情楊惲早些時候就說過,但他只能裝作什麼都不清楚。
當初武帝時候解憂公主嫁的烏孫王叫翁歸靡,烏孫人稱呼自己的王為昆彌或者昆莫。這個翁歸靡對解憂公主很好。對大漢的態度也很好。
幾十年來,解憂公主和烏孫王翁歸靡生了五個孩子。三男兩女,長子叫元貴靡。
如今烏孫兵變的由來是,翁歸靡的上一任王是他的堂兄軍須靡,軍須靡本來跟他的匈奴王后有一個兒子。叫泥靡。
按理說軍須靡死了應該由泥靡繼承王位的,但當時軍須靡快死的時候,泥靡還是個幼童,那時匈奴勢大,對烏孫國蠢蠢欲動,軍須靡出於對烏孫國負責的態度,就和堂弟立下誓約。暫由堂弟翁歸靡繼位烏孫王,想等泥靡長大了,再由翁歸靡讓位給泥靡。
軍須靡和翁歸靡當時立的誓約全烏孫都知道,翁歸靡當時自然也同意履行諾言。
不過。翁歸靡也只是那時候同意。
從武帝一直到現在天子劉詢,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翁歸靡覺得自己快不行了,他當然想讓自己的兒子元貴靡做烏孫王,從來沒有將王位還給侄子泥靡的意思。
但是名不正就言不順,翁歸靡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出來鬧事,死了後,誰能預料到烏孫情況會是什麼樣的?
為了讓兒子元貴靡順利的繼承烏孫王位,做烏孫的昆彌,又要防備侄子泥靡過來爭奪王位,思來想去的,翁歸靡就想到給元貴靡找一個強大的後臺。
翁歸靡找的這個後臺,就是兒子的舅家,妻子解憂公主的孃家大漢國。
於是,翁歸靡讓自己的女婿龜茲國王攜帶自己和解憂公主的女兒一起去長安覲見大漢天子,說了許多的甜言蜜語,永遠臣服大漢國的領導,然後讓女婿呈上自己給大漢天子的信,想為“烏孫國新的昆彌”求婚一個大漢國的公主,以此和大漢國永遠保持聯姻,共同富貴,暢享太平。
而為了保險起見,翁歸靡還意圖將自己的一個小女兒其其格嫁到大漢國,增強這次聯姻的力度。
這會,苟參和常惠同坐一室相顧而默然。
常惠不由想起了當初烏孫國要求婚大漢時候,眾臣子們在宣室殿裡因為到底要不要賜婚給烏孫國而引起的爭論。
當時大家莫衷一是,意見不同,太傅蕭望之就是極力反對和親的,他當時說大漢不能對烏孫總是有求必應。
蕭望之的原話是:“當初武帝時大漢和烏孫聯姻的目的是為了共同的敵對匈奴,匈奴而今四分五裂,對大漢已經沒什麼威脅了,那麼和烏孫的和親,究竟還有沒有必要呢?”
蕭望之的意思是不能讓烏孫國想和親就和親,如今烏孫聯姻的目的恐怕不是共同的對抗匈奴,而是有其他的目的,所謂的動機不良,因此,蕭望之覺得要慎重,不能讓大漢被烏孫給綁架了。
那場爭論一直持續了好幾天,最後還是天子劉詢一錘定音,決議要和烏孫繼續的做“兒女親家”。
劉詢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