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又只給身邊的人一支。

這位陳處長,名叫陳明遠,是平原軍區後勤部基建處的副處長,軍銜上校。此時,除了鳳山鄉一系的幹部外。他亦帶著幾名中校和少校,也與趙無極等人一起站在路邊。

此時。軍地關係已經搞得很熟。趙無極邀請軍隊幹部與鄉幹部們在胡漢三的館子裡“聯歡”了一次,雖然人民軍的戰鬥力十分強勁,但鳳山鄉幹部的戰鬥力也不弱,最後喝得人民軍高掛免戰牌,這關係自然就建立起來了。至於普通的人民軍士兵,趙無極讓徐庭放同志買了一頭肥豬、數百斤蔬菜以及兩件“鳳山特釀”早就去“勞軍”過了。

趙無極這種迎接領導的方式,與費仁強時代有明顯不同,那傢伙,恨不得把全鄉的人都弄到路口上來,那種情形,其實是給領導增加了壓力,只要是稍有水平的領導,都會反感那種排場。因為,那些人畢竟與領導無關。

但是,不迎接也不行,領導的車如果到了你的地盤,連人花花都見不到一個,內心裡難免有“冷落”之感,因此,恰到好處的迎接,包括恰到好處的接待,是為官的學問之一。

兩個基地的專案之所以啟動得如此之快,趙無極的功勞當推第一。歷來,華夏搞建設,拆遷都是一件難事,主要是補償款一直襬不平。

但這次的事件,趙無極將拆遷與農民新村結合到一起。農民得到的補償款雖然比原房屋價值要高一些,但擇地另建,也最多就是原來是5間房的農民,最多也只能建到7間房左右,也因為這樣,一些農民可能就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想法。

但是,趙無極推出的農民新村,雖然是以原來的面積為準,可過去卻是土牆圍成的房子,現在是用磚頭混泥土修建的房子,與城裡人一樣,還是二層樓房,而且,農民基本上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入住新房,這對於農民來說,無異於天上掉餡餅了。

鄉村兩級,基本上要為農民補償40%至50%的款項,而且這還是在地基不要錢,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管理、統一購買材料的基礎上的造價,如果農民拿的那點補償款,想自己建一套與農民新村一模一樣的房子,不是加一倍的錢,而是要加兩倍的錢。

農民都是會算賬的,這樣一算下來,誰還計較呢。而且,趙無極也不是一個善人。趙無極在農民新村政策出**後,只給了農民三天時間考慮,三天時間必須把字簽完,如果不籤,要麼拿到錢自己去修房,要麼政府直接給你修建一個面積相同質量相同的房子。

後世在建設中,出現了很多釘子戶。在趙無極看來,釘子房本是不該存在的。因為,在任何意義上,建設方都是把錢給夠了的。

只是,這筆錢到了政府的賬上後,政府返給農民或居民的款項實在太低,並不一定能保證民眾原來的利益;此外,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省事,便把拆遷事項直接包給某個施工單位,或者把拆遷事項直接委託給開發單位即建設單位執行,這一下子,開發單位和施工單位為了省錢,為了趕工期,各種手段就層出不窮了。

可以說,在2000年以前,在城市裡,被拆掉舊房的居民大多受到了損失,雖然面積不一定受損失,但居民原來的房子可是在城中心,現在政府卻把他們趕到了城外,這二者,能比嗎?因為這個補償根本就沒有算“地差”。

直到趙無極穿越前,華夏才出**了一個最新規定。凡佔據農民之土地。每畝補償到農民手上的錢最低不得低於35萬元一畝。但在這之前,農民一直享受著5萬元一畝的補償。

在趙無極看來,只要把民眾的利益考慮到位,民眾還是聽從指揮的。華夏的民眾。從古至今都是順民良民,道德品質如此高的民眾,為什麼有些人還要將其逼成“釘子戶”呢?

軍事基地如此重要的事,米國人怎麼也跟著來了?這一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