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落裡盤坐著幾個暗紅色的喇嘛。他們以非常低沉的聲音輕聲叨唸著經文,那樣專注,那樣沉潛,那樣遠離塵世。一種精神的念力竟會如此控制一個人的全部身心,我站在那裡看得呆住了。
燒了香,拜了佛,出來的時候我和森都心有感應。沿著臺階往下走時,我們輕輕交談起來。走到半山腰停住,看見遠處的山壁上,白色的藏文寫著巨大的“香格里拉”字樣。
森:“這片山水到處有神蹟。這是自然之物顯示的神蹟,它們的生成存在於人類經驗之外。”
我:“對。青山綠水之間,宗教是原生態的,不會很強烈,但是很純粹。這就是偏遠地區人們的山川膜拜。”
森:“所以我覺得,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也不管你是信佛還是信基督,到了這裡,就真真切切有了宗教情懷。”
我:“是的,每個人都是潛在的佛陀或基督,只是平時沒有外在因素激發我們內心的宗教情愫。”
森:“最好的激發是自然,而不是繁瑣的宗教教義。”
我:“是的。宗教其實有著跟其他學科相反的發展形態,它越發展成形而上的教條,就越讓人不相信。相反,它越原始自然,越令人敬畏。”
森:“沒錯。真正的宗教啟悟是靠情感獲得的,而不是靠知識和理智獲得。泰戈爾就說過:‘對於宗教,像對於感情一樣,我感到不需要任何潛在的真理,我的激動本身就是目的。’”
我:“宗教在這裡不再是大家聚在寺廟裡誦詠的幾句經文,宗教變成了散樸的自然之物,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我們呼吸的就是宗教。”
森:“由自然激發的宗教是最原始最本真的宗教境界。只有達不到這種境界,人們才藉助宗教教義這條橋樑來到達。”
我:“看這裡的藍天,特別清晰,特別深邃。走在藍天下面的喇嘛顯得那麼孤獨而內斂,像是懸浮在大地上的孤魂。”
森:“這裡地處高寒的高原,頭頂的藍天顯得特別接近。接近藍天就是接近神靈。藍天像宗教一樣統攝著人間,瓦解了人們置身其中的現實社會,重構一個面向上天神靈的世界,使人人都身心向善。”
我:“也許大地只是他們遊走的臨時棲息地,他們的心不在大地而在天國。他們過的是一種淡化眼前現實的夢幻人生。”
我們還站在半山腰,天近黃昏。放眼望去,下面空曠的谷地裡充滿了暗紅的夕陽,一片墟落裡零星的農舍怕冷似的擠在一起,幾個農人正揹著莊稼走在回家的路上。恍惚間我又覺得這裡就是《消失的地平線》中的那個藍月亮山谷。
心跌入風景便有千古的意味(6)
正午強烈陽光下的大自然似乎沒有記憶,橙色斜照中的景物才是一天中最顯著的,它陰陽兩面的立體感既有歷史意味,又伸展到現世。我,當黃昏來臨,內心的情愫也會湧現,似乎模模糊糊回想起渺遠的都市往事,又確確實實佇立在荒涼的現在。
我:“看那片孤零零的村落,那些農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完全靠大自然規律生存,他們的生存背景是很廣大的。”
森:“真無法想像這村落竟跟現代繁華都市處在同一世代同一時空中對著太陽送往迎來,朝朝暮暮。”
我:“想來現代都市文明是一種多麼狹窄的自我虛構!”
森:“這些農人一輩子生活在山旮旯裡,他們也不感到人生有缺陷。”
我:“他們被封閉在偏僻的小地方,日子單調。但是他們看見天上有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也就等於有了一個完整的世界。”
森:“現代都市資訊繁多,資訊氾濫,我們反而覺得世界是支離破碎的。”
我:“是不是可以這麼說,生活越簡單,世界就越完整,人生就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