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冬天,畢功此役,打出三十年的太平!

這就是朱棣的盤算。

將軍們也磨刀霍霍,如此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自然是誰也不肯放過,所有人,此時此刻都在等待,朱棣深信。瓦剌和韃靼人在等,而自己,也在等。

熱乎乎的暖閣裡。朱棣並不為即將開始的大戰而煩心,對於他這等老將來說,打仗就是吃飯,並沒有什麼稀奇,此時的天子,關心的是自己的大後方,關注的是自己的後院。

金陵最新的訊息。已經一個個的傳來,朱棣似乎對此,還算滿意。

而太子的奏疏也已到了。楊士奇開啟,為朱棣念出來:“兒臣啟奏……父皇關愛之心,兒臣生受……父母養育之恩……兒臣豈敢……”

這是一封熱情洋溢的奏疏,裡頭的言辭懇切。大打親情牌。每一字每一句,似乎都經過了斟酌,裡頭決口沒有提及任何關於軍政的事務,總體上來說,這是一封家書,一封孝順的兒子,寫給遠在千里之外的父親,表達思念之情的家書。

朱高熾的斐然文采。在這封家書之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一些用詞,即便是楊士奇都不禁想為此擊節叫好。不過他依舊是面無表情,一字一句念出來。

而朱棣只是雙手橫在炭盆上頭,烤著手。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的溫情,天子之家,家事即國事,家書即國書,每一句話,都不能用尋常人家的思維去看待。

“好了。”唸到了一半,朱棣淡淡的道:“不必唸了,依朕看,這沒什麼新鮮的。”

楊士奇還在意尤未盡,可是聽到陛下喝止,連忙住口,忍不住說了一句:“其實……太子殿下還是有孝心的。”

“唔……”朱棣不置可否,卻是問道:“趙忠上路了麼?”

只提趙忠沒提兵部尚書夏元吉,那位仁兄好歹也是兵部尚書,由此可見,在朱棣心裡,趙忠的威脅,比之夏元吉更大一些。

楊士奇道:“昨天夜裡的奏報,趙公公和夏部堂都已上路了。”

“哦。”朱棣眯起眼來,淡淡的道:“上路了就好,近來在這北京城裡,那郝風樓和趙王平日都在做什麼。”

天子的思維,實在有點跳躍,連楊士奇都有點兒跟不上,楊士奇只得道:“這二人每日都在大成樓裡吃酒,有時往神機衛的營地裡去跑,神機衛前幾日,和朵顏衛的人馬起了衝突,鬧將了起來,打傷了幾個人,趙王殿下過去,兩邊都安撫住了。”

“哦?”朱棣道:“兩邊都安撫住了?”

楊士奇笑道:“是。”

這麼一聽,朱棣倒是不由失笑了。

誰都知道,朵顏衛和郝風樓的恩怨,現如今,北京城內外是大軍雲集,上百衛的軍馬,有衝突都是常有的事,打架毆鬥,家常便飯,幾個都督都是焦頭爛額,倒是朱棣對這種事並沒有太過看重。

在他看來,當兵的,當然要有幾分血性,一眼不合,捋起袖子來幹架是理所當然,而既然打了起來,自己營衛裡的袍澤若是不去搭把手,那就實在是教人寒心了,所以對駐地來說,他們要打就打,要鬧就鬧,只要不死人,其他的,都好說。

不過這一次,倒是讓朱棣有點兒對朱高燧刮目相看,朵顏衛對神機衛發難,那肯定是衝著郝風樓去的,而趙王那小子呢,又是和郝風樓同穿一條褲子,兩個人的深厚友誼,朱棣是瞭若指掌,現在鬧了衝突,趙王居然能遏制住衝動,沒有對朵顏衛進行報復,反而進行安撫,由此可見,這個小子,也不是完全不懂事,還是有幾分心機的。

想到這兒,朱棣不由哂然一笑,道:“這倒是奇了,朕那糊塗的遂兒,竟也懂事了,莫非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這麼一說,倒是把郝風樓誇了一頓,可是仔細一琢磨,不對啊,那郝風樓就是個唯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