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二、洪承疇來到吳三桂軍中視察
正當吳三桂與眾將商量以何辦法使朝廷讓他們不分散,且讓他們駐在雲貴一帶時,朝廷已經意識到這一點。
滿人大臣紛紛向順治皇帝進言,說吳三桂既然已將永曆帝驅逐出境,李定國也無力再反清,應當命吳三桂立即驅兵擊之。若他不願,也應將吳三桂召回,不可讓其久駐於雲貴,恐其結黨營私。
順治皇帝不是沒有這種擔心,多爾袞之話言猶在耳。但是,他覺得這樣貿然下詔,恐反逼吳三桂生出抗清之心。所以他覺得要慎重些好,在他看來,先派一人去探察吳三桂之虛實,若吳三桂其意在於擁兵自重,那就不管花多大代價,也必下詔解散其軍。若吳三桂其勢已衰,邊關又亂,倒不如先讓其休養生息,然後再命其出擊。
順治帝經過仔細考慮,認為自己這種策略對頭。下一步考慮的就是派誰去視察了。很顯然,必須派忠於朝廷之人前去。若派滿人,自然忠實可靠,但其缺點有二:一是恐吳生疑;二是滿人不似漢人奸詐。若派漢人,自然很好,只是難找其人。想來想去,順治帝便只想到了洪承疇一人。在順治帝眼中,洪承疇雖是漢人,但與滿人無異。從清兵入關之日起,洪承疇對大清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勞,讓漢人視之如狼。洪承疇又本是吳三桂之上司,與吳三桂關係非同一般。讓洪承疇去視察,既可去吳三桂之慮,又可得吳三桂之虛實。
順治帝命令洪承疇視察吳三桂之軍營。
洪承疇此時在湖南,接旨之後即刻出發,不日便到了雲南境內。
不過,順治帝此次卻有失算之處。原來,洪承疇雖然忠於朝廷,但他同時深知,朝廷對於自己是一半相信一半懷疑。所以才對自己雖是武將出身,卻始終只給文職。洪承疇由此亦得知:國家有亂,朝廷必有借重自己之處;國家若寧,朝廷必棄自己如草芥。令人覺得有趣的是,此想法竟與吳三桂不謀而合。也許是名師出高徒吧!
在洪承疇看來:吳三桂有擁兵自重之意,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正合自己之意,怎麼能反參他一本呢?倒是吳三桂若沒有擁兵自重之舉,便會令他大大失望,同時也會使他失去與順治講話的砝碼。
吳三桂正班師回昆明,得知洪承疇前來,便與眾將商量。吳三桂對眾將說:“洪大人此來,必探我軍虛實,大家議議如何應付?”
馬寶是血性漢子,直言道:“洪承疇也是漢人,幹嗎老幫著他們滿人?我看不必作偽,只讓他來看便得了。”
方獻廷說:“這樣不妥!洪承疇雖是漢人,但與我離心離德久矣!我們對他須有防患之心。”
吳三桂笑著問:“如何防患?”
方獻廷說:“順治帝所慮,必是擔心我軍擁兵自重。若讓洪承疇看到我軍軍乏將少,無力再及時滅明,洪承疇便會幫我們說話。”
吳三桂點點頭。
馬寶卻高聲道:“我們本來就是將多兵眾的,如何讓洪承疇得出相反的結論呢?”
眾人鬨笑起來,說:“難道我們不會隱藏一些麼?”
馬寶說:“雖是隱藏,卻難免不讓人發現。”
眾人又笑他,吳三桂止住眾人,正色道:“馬寶雖然憨厚,但此言卻是千真萬確!試想想,我軍接連得勝,又得眾將士,朝廷難道沒有耳聞?否則,也不會派人來打探虛實了。”
眾人一聽此言,覺得有理,不再開聲。
吳三桂又說:“我倒覺得馬寶說洪承疇也是漢人這點是大有文章可作!洪承疇原是我上司,我與他相處多年,我知他老奸巨猾,其奸詐異常。因此,憑我的經驗猜知,洪承疇必有借重我們之處!”
眾人一聽,頓時愕然。洪承疇怎麼會有借重我們之處呢?
吳三桂看了看眾人說:“洪承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