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子多嘴多舌,休怪老子不客氣。”

葉思文說完,拂袖而去。

高起潛在葉思文的背後看著囂張跋扈的葉思文,嘴角不由得癟了一癟,心中開始琢磨如何給朱由檢上書,搞葉思文的黑狀,這可是明朝監軍太監最拿手的事情,做起來駕輕就熟,可謂毫無壓力。

葉思文的親兵已經在瀋陽城中找了一座比較完好的滿族官員宅子,收拾乾淨,讓葉思文入住,也算是葉思文在瀋陽臨時的家。

葉思文把高起潛威脅了一頓,徑直回到家中,坐在大廳里長籲短嘆,葉思文現在在擔心,擔心自己今後的路該怎麼走。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幾乎是每一個功高震主之人的最終歸宿,而現在看來,葉思文似乎離這樣的歸宿也不遠了。

從崇禎朝開始,葉思文一直在立功。

崇禎二年,擊潰進犯的後金軍隊。

崇禎三年,查清江南稅務,剿滅騷擾沿海的倭寇,以倭亂為口實,替大明在倭國取得了更多的權宜。

崇禎五年,在山東執行新政,富國強兵。

崇禎六年,帶兵平定南洋的鄭家叛亂,滅掉呂宋的西班牙,為大明在海外打下一塊殖民地。

崇禎七年,進軍西北,一舉擊潰流賊主力,為大明朝解決了一顆大毒瘤,懲治西北的貪官,使西北安定下來,對蒙古實行經濟戰爭,一舉將為患多年的蒙古解決,讓蒙古成為大明的一個附庸。

而現在,葉思文又帶領大軍平定了遼東,其功勞之大,自大明開國以來,還沒有人能趕得上,就算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也沒有葉思文的功勞大。

這一點,不僅葉思文注意到了,葉景注意到了,明朝的大臣們也注意到了,最重要的,是朱由檢也注意到了。

自從葉思文在遼東一步步的取得勝利,朱由檢就開始擔心起來,朱由檢雖然很相信葉思文,但是他畢竟是皇帝,猜忌一個功高震住的大臣,也是理所當然的。

正是因為這樣,朱由檢才在大臣的建議下,向葉思文派出了監軍,而最強烈的建議者,便是葉思文的父親,內閣首輔葉景。

其實葉景一直在葉思文的背後替葉思文擔心,在葉思文攻下遼陽之後,葉景甚至送給了葉思文一封信,讓葉思文以“軍糧不濟,士卒睏乏”為由,暫緩對滿清的進攻。

這一招,當年的李成梁等人都用過,只要滿清不滅,朱由檢就不敢對葉思文動手動腳。

雖然葉思文也知道這些道理,但是葉思文更知道養虎為患的道理,滿清這頭老虎就是李成梁那幫人養起來,而現在,葉思文要結束這一個錯誤,那他就要對滿清窮追猛打,不滅滿清,誓不收兵。

“我的大侯爺,你怎麼了啊?怎麼一回來就長吁短嘆的?”

正當葉思文鬱悶的時候,一個俏麗的人兒來到了葉思文身邊,正是和葉思文一道前來遼東學習實戰的愛麗絲,現在愛麗絲已經學了不少的實戰經驗,差不多可以出師了。

葉思文搖了搖頭,道:“還不是為了那個死閹人,他媽的,居然敢對老子指手畫腳的,真是反了他了。”

“唉!也不知道你們天朝的皇帝是怎麼想的,居然用這種噁心的東西來監軍,這樣的人,能帶兵打仗嘛?真是笑話。”

愛麗絲微微有些不滿的說,看來,她對葉思文被監軍一事,也是耿耿於懷。

葉思文拉去愛麗絲的手,道:“沒有辦法,幾年前的老規矩了,總不能在這一代斷了,是不是?”

愛麗絲順勢坐在葉思文的懷裡,道:“你打算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葉思文不解的問。

愛麗絲笑了笑,道:“你就不要瞞我了,你們的皇帝已經對你起了戒心,若是你回到朝廷,肯定會被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