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林眉頭微微皺了皺之後,眼光卻是落到了這檀木蓮花座之上。

老檀木的平底開瓣蓮花座,這樣的物件,就在前幾期的鑑寶欄目裡出現過,葉林也是仔細的觀看過那一起的鑑寶欄目。

按照那專家所說的鑑定手法,再根據那印花淨瓶所表現出來的幾個特徵,葉林內心微微了有個底。

至於這攤主所說的,這底座是他奶奶找木匠鑲嵌上去的,絕對是純屬扯淡。

也就是為了推銷物品自己所捏造的一個說辭,估計也就他自己會信,而且,看樣子,這攤主估計也不是真正的明白這印花淨瓶的來歷。

根據這檀木低座,以及那印花淨瓶的表象來看,葉林已經有七層把握斷定這個淨瓶的來歷。

在葉林曾經看過的一起欄目之中,有專家直接點出,在後期的仿製品中,尤以清朝康熙以後景德鎮的仿定窯產品最好辨認,這類仿品釉偏黃,多印花,無竹刷紋和淚痕,極易與真品區分。

現在葉林手中這個仿品,與那專家說的清景德鎮仿品的特徵幾乎完全吻合,再加上那清朝古檀木底座,葉林幾乎是可以斷定,這就是一個清朝康熙之後,景德鎮的仿品。

“老闆,你這個印花淨瓶,做價幾何?”

內心略微有了底氣之後,葉林輕輕將那印花淨瓶放下,開口問道。

“三萬。”

見到葉林開口問價,那攤主頓時喜笑顏開,回道。

“三萬?”

聞言,葉林頓時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老闆,我也不跟你說什麼暗話,你這印花淨瓶,我能斷定,就是清朝康熙之後,景德鎮出品的仿定窯白瓷。”

“前幾期中央臺播出的古玩節目裡,也出現了一個景德鎮的仿品,最後專家給出的價錢是兩千五。”

“清朝景德鎮的仿製品?”

聞言,那攤主將信將疑,看了看葉林,又看了看自己的瓶子,內心有些猶豫,其實即便是隻賣兩千五,自己也掙了。

當初在外地收上來的時候,他只不過是花了三百塊錢而已。

“那老闆你開價多少?”

頓了頓,攤主開口問道。

“三千,也就是我這朋友喜歡,不然我還不會出價。”

葉林開口說道。

“三千?我這還有一個底座呢。”

聞言,攤主頓時有些遲疑著說道。

“這底座,不是你奶奶找木匠鑲上去的嗎?那能值幾個錢?”這時,一旁的沈凌插嘴說道。

“五千。”

遲疑了片刻,攤主似乎是下了決心,叫了一個價位:“少於五千,我就不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