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讓我痛下決心,每天都會去武館訓練一個小時,與一名師兄對練。

週末,伊豆空暇,會親自教我。

與武館的不溫不火,藏藏掖掖不同,伊豆的訓練方法獨樹一幟,十分獨特,可能與她精於刺殺和匿蹤有關。

比如,這段時間,她教習我練眼。

武術練眼,不是做做眼保健操,摸摸揉揉,而是系統性的訓練。

第一步是調息辨物。眼睛一動不動盯住一隻昆蟲,一柄樹葉,一隻飛蛾,一個人,一條游魚,一眼不眨地盯住它的軌跡,透過細微的動作,判斷下一步的動作。

蚊子叮咬,螞蟻爬身,毒蛇從腳上游走,你都不能動一下。

開始的時候,盯著的物件是三米、五米,後來就是十米、二十米、三十米……越來越遠,越來越清晰。

然後從白天轉到黃昏,到黑夜,忍受自然界的侵擾,寧心靜目,訓練眼力、定心。

這個過程十分漫長,大約經歷了三個多月,從晚春到仲夏,經受烈日灼心,酷暑暴雨,做到心平氣和,處變不驚。

訓練眼力,也會伴隨著調息和站樁。

逆腹式呼吸,也叫吐吶,呼氣鼓股,吸氣收腹,與正常呼吸反其道而行。

號外,這不是修仙,而是中華武術修練的基礎。中華武術人才凋敝,這些傳統的武道修練技巧在島國完整地傳承下來。

訓練逆腹式呼吸的目的是在與敵人戰鬥時,能時刻保持呼吸的平穩和綿長,不會受到外界、敵人的影響。

站樁與調息是一體的。

一般有形意樁、太極樁、武當樁等,訓練底盤的穩定性,有前三後七式(丁字步、前腿三分力,後腿七分重)、馬步樁(分半蹲、七分蹲)、混元樁、倒立式等。

力從腳生,生生不息,腳穩有力,才能保持力量不會哀竭。

所以,調息、站樁、練眼幾乎是同時進行,是傳統武術最基礎的訓練技巧。

當然,只是最基礎的,還有進化版的,後面會講述。

打敗一名黑帶七段高手後,我接到呼延的電話。

“打完了嗎?完了就出來,我在武館外面。”

“這娘們不是很忙嗎?今天閒得蛋疼,來接我一個閒人?”

我十分疑惑。

以前,都是純子接的,純子接管公司後,十分忙碌,大部分時間獨來獨往,今天破天荒了,呼延會接我。

昨天,讓我當男朋友,我只當一個笑話,是她喝醉之後的衝動,也許酒醒之後,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