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均衡是(強硬,妥協)和(妥協,強硬)。即如果父母強硬,則孩子妥協;如果孩子強硬,則父母妥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樹立起強硬的形象,他就可以在對孩子的管教中獲得好處:孩子見到自己哭鬧的招數無法奏效,自然也就無法以此脅迫父母滿足其不合理要求。

這就是納什均衡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從現實利益出發來考慮,在情侶博弈中,建立強硬形象或取得強勢地位對自身是有好處的。比如一個單位裡上下級間的博弈。我們姑且把對待下屬非常強硬的上級稱為“鐵腕上司”,把對待上級毫不買賬的下屬稱為“*下屬”,那麼當一個鐵腕上司與一個*下屬面對某件具體的事件發生衝突時,什麼樣的狀況才能達到一種博弈的均衡呢?

假設鐵腕上司與*下屬面對問題各自都可以選擇對彼此的強硬態度和屈從態度,透過上節中提到的納什均衡原理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博弈中的納什均衡是(強硬,屈從)和(屈從,強硬)。即如果上司強硬,則下屬應屈從;如果下屬強硬,上司最好屈從。這與我們通常所看到的單位中的狀況是一樣的,如果上司態度堅決,下屬只好委曲求全;如果下屬完全不買賬,上司只好做出一些讓步。

戰國時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過程很恰當地說明了這一問題:趙武靈王欲提高趙國軍隊作戰的戰鬥力,決定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提出“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可是沒想到“胡服騎射”這樣的強兵良策還沒有下達,就遭到許多頑固貴族的反對。他們說,我們華夏子孫文明開化,怎麼能向野蠻落後的蠻夷之族學習,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後來趙武靈王正式釋出 “胡服騎射”的政令,號令全國著胡服,習騎射,並帶頭穿著胡服去會見群臣,他還親自訓練將士,讓他們學著胡人的樣子,騎馬射箭,轉戰疆場,並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一直持反對意見的趙國公子成等人見無力阻撓,就在四下散佈謠言說:“趙武靈王平時就看我們不順眼,現在故意這樣做是為了羞辱我們。”趙武靈王聽到後,立即召叢集臣,當著他們的面用箭將城門樓上的枕木射穿,並嚴厲地說:“有誰膽敢再說阻撓變法的話,我的箭就射穿他的胸膛!”公子成等人見趙武靈王推得胡服騎射的態度如此堅決,從此以後也就不敢胡說八道了。

第4章 納什均衡:退而求其次也是一種智慧(5)

這個博弈告訴我們,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自己樹立起“鐵腕上司”的形象,就可能從中獲得好處。一個粗暴的、不近人情的上司往往令員工更為畏懼,而不敢與其針鋒相對,那麼均衡的結果很可能是自己強硬而下屬屈從。

而反過來說,作為一個下屬,如果你素有*下屬形象,那麼上司可能也會讓你三分,。但需要注意的是,“*下屬”的形象應該是憑真才實幹以及出色的工作業績“掙” 來的,如果本事不大,脾氣不小,一味無聊地強硬到底,那麼上司往往不會選擇屈從於你,而是也會選擇強硬,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你被迫出局。

■膽小鬼博弈:勇敢者最終獲勝的遊戲

電影《天下無賊》中有這樣一個場面:劉德華扮演的王溥與盜竊團伙黎叔手下的一名“小弟”比誰膽量大。二人站在飛馳的火車頂上,而火車即將開入隧道。比塞的規則是在火車開入隧道前,誰先躲避誰就輸,而如果不能及時躲避,可能會被撞得粉身碎骨。在這樣的博弈中,勝利者是英雄,但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失敗者是懦夫,但可保全生命。影片中,是王溥贏得了這場比賽。

博弈學中把這樣的博弈稱為“懦夫博弈”,也叫“膽小鬼博弈”。據說這個博弈的原始模型來自20世紀50年代一個關於大力馬車賽的美國電影,博弈的參與者包括麥可和奈爾兩名車手,規則要求兩人駕車同時駛向對方,這樣會有撞車的危險。如果一人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