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西北省反倒更適合,必竟邊防公署只不過是一個臨設機構而已。
當這份通電電文經各電報局傳至全國之後,會掀起什麼樣的波瀾早已經司馬等人預料之中,自從進入共和以來,國人只見過各省督軍為爭權奪利而不惜一切,除看到過蔡鍔曾在在四川督軍之職上主動在功成之日去職外,還真沒有見到那位督軍自動去職。更何況此時還是三個特別區都統同時去職。
“我們在北邊那個小老鄉,現在玩弄民意。玩弄越發熟練起來,不過才幾天功夫,就假借禁毒、剿匪之名把他的西北軍派到了三區,現在又假託還政於民、鞏固邊防,藉口徹底吳並三區啊!西北邊防公署主任之職喂不飽他啊!估計等這份“還政於民”的通電發到全國地各個團體手中之後,就會在各地掀起軒然大波了。”
看著手中地電報,段祺瑞開口對身旁的徐樹錚說到。早已和西北達到了協議的段祺瑞當然知道這不過是西北行三區合併的一步罷了。段祺瑞還以西北是想透過三區都統上書中央的形式。以此實現三區合併。
段祺瑞之所以決定組建西北邊防公署,並任命司馬為公署主任。除了加強邊防之意之外,還有一點兒私心,那就是阻止三特別區的實質性的合併,那怕是三個特別區只是在名義上存在,那麼未來的西北就絕對不可能是一塊鐵板,到時中央才有機會。但卻沒想到最後西北竟然會假託民意、國防之名,用議會合並地形式實現聯合建省的目地。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恐怕還真以為咱們的這位小老鄉瘋了,自願放權,這種事除了西南的那位,到現在國內有幾人做過,真也罷,假也算,恐怕不日要出現一個西北省,邊防公署還是讓他看穿了。算了,現在西北交付的第一批一個團的裝備已經在南苑卸下,咱們現在還是先以編練中央模範師的名義把第一個團練出來吧!”
對於這份電報的內容,徐樹錚即便是不看,也知道恐怕西北又是假託民意,論及民意輿論地利用,徐樹錚發現無論是府院雙方,與其相差甚遠,西北利用就是所謂地民心所向,從一開始就佔據道德的至高點,讓人無從反駁。拿這次西北地所謂還政於民之舉,如果外界反對,那就是支援軍政,反對民主自治,所以讓人無從駁斥啊。
“以國務院的名義發電三特別,此為民心所向,中央樂見其成,望三區議員、民意代表以三區民眾福祉及國家邊防為念,切記今日之諾。哦!幼錚,你剛從南苑接收軍械回來,西北交抵的軍械質量如何?”
放下手中電報後,段祺瑞稍加考慮後,知道此事不可為之後。便開口問到徐樹錚軍械的事情,必竟孰輕孰重段祺瑞當然知道,對於現原國務院,編練模範軍恐怕是第一要務。
“西北交抵的這批軍械的質量非常不錯,比起日人的械彈要好上不少。一個團三千三百支步槍,六十三架輕重機槍,四門野戰炮。再配以數百支官佐用手槍,以及數百噸彈藥。這些武器彈藥都是西北軍從自己的倉庫庫存中呼叫,一部分槍托上還碼有西北民團的標記。剩下的軍械按照之前達成的協議,之後每四個月一批軍械,下一批軍械就要等到五月底了,現在的軍械足夠我們編成一個模範師。”
聽到總理這麼問,徐樹錚便開口笑說到,剛從南苑回來的徐樹錚在那批武器卸下之後。親自檢查了那批軍械,結果令徐樹錚倍覺滿意,所以才會如此這麼說。必竟隨著西北交付地第一批軍械,那麼未來模範軍的編練則會再順利不過。
“那就好!那就好!幼錚,模範軍的事情你要多辛苦一些,現在雖說全國在咱們體系內地部隊多達近百個師旅,但是實際上受中央掌控的不過只有十幾個師,就是這幾個師,也不過都是靠著過去的交情勉強維持罷了。中國想富強。像現在這般四分五裂定是不行,想統一就必須要編練模範軍,若是總統和國會同意參戰的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