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巴拿馬運河那裡的間諜傳來的訊息,自從八月十五號以來,巴拿馬運河就實行了軍事管制,所有的船隻沒有經過允許都不得透過,特別是那些上萬噸的貨船更是嚴禁透過,他們寧可繞道合恩角,也不願意讓自己白白受損失。如此一來,我們想炸斷巴拿馬運河,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第二十九章 兵發巴拿馬(上)
從北美洲透過陸路攻擊南美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在進攻的路上,橫著三座大山西科迪勒拉山脈、中科迪勒拉山脈和東科迪勒拉山脈。這三座山脈都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的餘脈,山脈高得很,道路崎嶇難走,重型裝備根本就沒有透過的可能性。除了這三座大山外,還有兩條大河橫在正中間,馬格達萊納河和奧裡諾科河的水流量都相當大,而且沒有幾座可以使用的大橋樑。所以,美國人不得不把南美洲戰場分成了兩個互相沒有聯絡的戰場,西線沿著西科迪勒山脈西面的那個世界上最狹長的平原一路攻擊,東面則是直接從海上發起攻擊,登陸奧裡諾科平原。這其中,西面戰場的後勤基本上是經陸路,越過馬拿巴運河運到厄瓜多一帶,畢竟那裡能夠使用的港口極少,粗算起來,也就厄瓜多的蒙利納斯多少可以派上一些用場。東線則不同了,完全是利用海路,直接在加拉斯加或者西班牙港登陸,再送到美國大兵們的手中。而這其中,巴拿馬運河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美國經濟對巴拿巴運河的依賴性也不小。自打中國人在南美洲一帶站穩腳跟了之後,美國從南美洲得到的礦藏就越來越少,到入侵南美洲時,美國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從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得到那怕是一噸的鐵礦石和煤。因此,美國不得不加大西部礦藏的開發,大量地鐵礦石和煤被挖了出來。運到東部地五大湖一帶。並進而轉化為戰爭利器,被送到戰場上去。為了降低成本,並減少國內運輸的壓力,這些礦石大部分是透過海路,經巴拿巴運河直接運到五大湖地區。隨著戰爭的持續進行。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鐵、煤等礦石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美國人對巴拿馬運河地依賴性也越來越高。
八月二十日,太平洋艦隊來到了洛杉磯西面約一千兩百公里的地方,只要再往前捅一兩百公里,就可以對洛杉磯發動進攻了。看著牆上的地圖,薩冰元帥心裡矛盾得很。說老實話。作為一個軍人。他很想對洛杉磯的那個飛機制造廠發動攻擊,或者北上攻擊舊金山和聖何塞的軍工廠。畢竟,這三個地方的軍工廠對美國人來說十分重要,一旦被毀,在短時間內,美國人根本就不可能重建起來,這可是看得見的實實在在地利益。可是,要從長遠方面考慮,炸燬巴拿巴運河顯然更加合算一些。巴拿馬運河一旦被炸。美國地經濟就有可能受到影響,軍工生產也會受到影響。換句話說,攻擊洛杉磯等城市,是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攻擊,痛快淋漓。不過。不會致命;攻擊巴拿馬,則是細水長流式的攻擊。讓美國人慢慢地流盡鮮血,可是,短時間內卻不會感覺出來。
張志陽大將走了進來:“怎麼了,司令員?還沒有想明白?”
薩冰元帥苦笑了一下:“是啊,以前總參或者金宮方面,總是給了一個具體的目標,例如攻佔夏威夷群島,攻佔關島,或者對東北方面軍進行護航,在這個框架內再便宜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