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等人,按照李風雲的要求,明天子夜前,所有軍隊必須從雞鳴津渡過於延水,日夜兼程趕赴長城。
李子雄當即擬寫密信。一封密信給武賁郎將陰世師,要求他務必於今日午時做出決斷,如果接受合作條件,就佯裝“敗退”廣寧城,然後由攻陷城池的叛軍劫掠庫藏,否則有關約定取消。
一封密信給武賁郎將趙十住,直接告訴他,李風雲正率軍由雞鳴津橫渡於延水,連夜北上長城,明天就要攻打長城重鎮大寧城,而陰世師還在蓄意拖延時間,不想答應聯盟這邊提出來的合作條件,為徹底斷絕陰世師的念想,李子雄請趙十住“且戰且退”,於黃昏之前強渡雞鳴津,緊隨李風雲之後北上長城,設法穩住長城鎮戍軍,以免鎮戍將士做出誤判,與李風雲打起來,危及到了鎮戍安全。
一封密信給懷荒鎮將、武牙郎將破六韓摩訶,請他馬上以長城鎮戍即將陷入危機為由,向陰世師施壓,迫使陰世師不得不盡快作出決斷。
接著李子雄連下數道命令,要求總管夏侯哲指揮聯盟第一、第二軍和第五軍,立即對廣寧城展開攻勢。
命令總管周仲,指揮來淵的騎騎軍和聯盟第四軍,立即向武賁郎將趙十住動攻擊,迫使趙十住不得不向雞鳴津方向撤退。
又命令總管韓世諤,指揮本部人馬在包圍下落城的同時,向武牙郎將破六韓摩訶動攻擊,不要給破六韓摩訶以任何救援趙十住的機會。
八月二十九,上午,廣寧城。
長史邵靜安收攏逃兵,重整軍隊後,於昨日再度率軍橫渡桑乾水,進入了廣寧戰場,但無奈鄉勇們驚魂未定,士氣低迷,毫無鬥志,只能虛張聲勢,不敢投入戰鬥,唯恐重蹈覆轍。
昨日下午武賁郎將陰世師與李子雄談判結束後,便趕至廣寧城。聽說邵靜安帶著軍隊就在幾里外的津口,陰世師當即下令,要求邵靜安馬上帶著軍隊進城,加強城防,阻御叛軍攻城。
命令下達後,石沉大海,一點回音都沒有,既沒有軍隊進城,也沒有邵靜安的回覆。陰世師大怒,接連催促,直到天黑後才接到邵靜安的回覆。
邵靜安直言不諱,他指揮不了這支軍隊。原因很簡單,燕北是邊陲,漢虜雜居,虜姓人口非常多,尤其這些年突厥人再度崛起,橫掃大漠,一些被擊敗的部落難民或者一些不甘降服的小部落紛紛南下歸附中土,於是虜姓人口數量暴漲。這次涿郡留守府緊急徵召,其中大部分鄉勇就來自虜姓部落,只有一小部分鄉勇是來自本土漢姓宗團,結果可想而知,一盤散沙,打仗的時候不是迎頭而上,而是掉頭就跑,逃跑的度一個比一個快。
前兩天大敗於鹿角驛,死了一些人,這支軍隊差一點就一鬨而散了,好在邵靜安是燕北有名的豪望,邵氏也是幽燕有名的五大漢姓世家之一,再加上邵靜安出手大方,極盡拉攏之能事,實在不行就用“真金白銀”收買,這才勉強重整了軍隊,並連哄帶騙把他們帶到了廣寧津口。接下來這些鄉勇就不走了,堅決不進城,擔心被敵人包圍做了甕中之鱉,最多也就是留在津口虛張聲勢,做做樣子,如果敵人撲過來,他們掉頭就撤到對岸,如此可確保安全。
這種惡劣局面下,陰世師強行命令這支軍隊進城,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事,一旦逼得太狠,把虜姓鄉勇逼急了,掉頭就走,結果適得其反,反而連虛張聲勢的“本錢”都沒了。
陰世師弄清了原委,也就沒有再堅持。既然是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還不如放在城外,如果放在城內,在叛軍的攻擊下突然崩潰,棄城而逃,等於拱手把廣寧城送給了叛軍。
然而天亮後戰局突變,先是斥候急報,大量叛軍正從雞鳴津方向橫渡於延水,而之前已經渡河的叛軍則急北上,似乎有直奔長城而去的跡象;接著被團團包圍的趙十住遭到了叛軍的猛烈攻擊,已經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