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堪憂,所以齊王焦慮不安,宿夜難眠。就在他猶豫著是再派李百藥秘赴上谷打探訊息,還是先派一支選鋒軍進入上谷以敷衍聖主之時,韋福嗣縱馬飛馳而回,讓齊王忐忑緊張的情緒總算舒緩下來。

韋福嗣一路飛奔,灰頭灰臉也就罷了,體力消耗殆盡,疲憊不堪,下馬之後都無法站立,不得不由衛士攙扶而行。

這個“架勢”讓在轅門相迎的李善衡和李百藥面面相覷,不祥之感油然而生。齊王出帥帳迎接,看到韋福嗣搖搖欲墜難以為繼的樣子,臉上的笑容也頓時凝滯,韋福嗣如此急切,可見上谷那邊的局勢遠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復雜。

進了帥帳,稍稍喘了幾口氣,韋福嗣就把此趟上谷之行的經過做了一番詳細述說,事無鉅細,娓娓道來,唯恐齊王李善衡和李百藥因為自己的疏漏而有所誤讀誤判。

韋福嗣說完之後就暫時離開了,去偏帳梳洗進食。他說的內容太多太複雜,齊王李善衡和李百藥都需要時間“消化吸收”,韋福嗣估計等他再轉回來,這三個人都未能從深度思考中“醒”過來。

局勢變化太快,齊王李善衡和李百藥都有一種眼花繚亂措手不及心驚肉跳之感。李風雲還在上谷,聯盟選鋒軍也剛剛抵達桑乾河,北上大計的第一階段尚未完成,突然東進出塞之策就橫空出世了,而回頭仔細想一想,這個東進出塞之策似乎早就有了,只不過一直被李風雲隱藏在北上大計的背後,騙過了所有人,否則如何解釋“宋子賢陰謀刺殺聖主”的秘密竟然由李風雲第一個洩露出來?

計中有計,局中有局,這個李風雲到底妖孽到了何種程度?

然而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李風雲如何牽著他們的鼻子走,如何玩弄他們於股掌之中,而是李風雲似乎失控了,這從裴世矩父子毅然決絕地西行而去就能看得出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如果李風雲失控,裴世矩的佈局已難以完成,他又怎麼會主動舉薦齊王戍邊?主動提出招撫叛軍?主動陷自己於政治危機?更重要的是,如果李風雲失控,李風雲又怎麼會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東進出塞,收復安州,逆轉北疆鎮戍困局?

齊王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事關身家性命,未來功業,即便自己不能完全掌控局勢的展,不能完全決定自己的命運,最起碼也要弄清楚李風雲的目的是什麼?裴世矩又想達到什麼目標?聖主和中樞在這件事中又持有怎樣的立場和態度?

李善衡和李百藥經過分析推演後得出結論,東進出塞之策的實施有三個結果,一個是徹底失敗,李風雲全軍覆沒,但一定程度上混亂了塞外局勢,短期內對中土有利,長期看則弊大於利,南北關係有可能提前破裂;一個是李風雲收復了安州,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土在李風雲和塞外諸虜打得兩敗俱傷之際,突然出兵,輕而易舉摘下這個熟透的“桃子”,最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聖主和中樞笑到了最後,這個結果對中土有利;還有一個結果是李風雲創造了奇蹟,征服了奚霫契丹三族,霸佔了安州,而突厥人和中土因為擔與李風雲交手會讓對方漁翁得利,影響到彼此在南北大戰中的勝算,都不敢與李風雲大打出手,最終白白便宜了李風雲,而李風雲再一次掌控了主動權,拿安州來交換自己所需要的政治利益,如此一來,聖主和中樞為打贏南北大戰,必然會暫時滿足李風雲的全部條件,等到南北大戰勝利結束了,再秋後算帳,而這個結果對中土的好處就更大了。

綜合上述三個結果來推斷,李風雲的目的肯定不是東北王,這個利益太小,他不會滿足做個小小的土霸,所以他的目的肯定是封侯拜相,蔭澤子孫,流芳千古,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對他而言最現實的辦法是,先他要展自己的實力,其次他要利用自己強大的實力輔佐齊王奪取皇統,舍此以外,他沒有其他的好辦法,至於說割據稱霸,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