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他們在城中放火煽動,才輕鬆從高澤手中奪下袁州城。
秦牧撤出袁州城時,依然讓他們隱伏在城中作內應,以便掌握城中的一舉一動,此時黃二寶匆匆奔到秦牧的帥旗下,向秦牧並報道:“大人,快,快進城,我們拉起上千百姓攻佔了左軍的一座軍營,裡面和五千多匹戰馬,左軍將領石大生正在拼命反撲,大人快殺進去,奪奪馬”
黃二寶說到後面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南方缺馬,戰馬非常寶貴,既然有機會奪下,秦牧絕對不願放棄。此時已經沒有時間容他多作考慮,因為吳學禮隨時可能放棄老虎口,張獻忠的大軍隨時可能跟著殺過來。
“傳令蘇謹,讓他無論如何控制住北門,嚴密監控老虎口的情況。”
“是。”
“劉猛霍勝,前頭開路,殺進去,快!”
吳守禮八萬大軍帶來了六千多匹戰馬,老虎口的防禦戰是依山構築工事,一時用不上戰馬,因此大部分戰馬都留在了袁州城中。
秦牧沒想到隱伏在城內的李同良等人竟然控制了大部分戰馬。
此時進城,其實非常危險,城中正值大亂不說,而且老虎口方面可以料見一定會有大變,只不過在什麼時間起變化,變成怎麼樣,還難以確定而已;
萬一吳學禮的五萬大軍一潰,張獻忠二十萬大軍一衝而來,秦牧這一千人馬極有可能被困死在城內;
即便如此,為了五千多匹戰馬,秦牧還是決定一拼。一千人馬組成嚴密的陣形,以盾為牆,奮力向北門衝進去;
城裡的百姓一見到他那面“秦”字大旗,無不大聲哭喊,紛紛為這支能給他們帶來生的希望的軍隊讓出道來,秦牧一面率軍疾衝。一面讓士卒們大喊城裡的百姓趕緊出城;
街上的亂兵很多,有江西兵,有左軍,還在混亂地廝殺著,如同一鍋亂粥
袁州城內亂,城外同樣亂,老虎口的吳學禮起初接到並報,說袁州發生民亂時,還沒有太在意,但還是派部將馮喜帶一萬人馬。準備回袁州鎮壓民亂,結果在回城的半道上,卻遇上了叛軍的伏擊。
這次張獻忠派遣滲透過來的小股人馬,總數不是秦牧預測的三萬,而是整整五萬,分成上千小股,如蟻群一樣滲透過來,這些叛軍除了武器,只帶幾日乾糧;若是官兵應對得當。先來個堅壁清野,再派精兵追殺,這幾萬人馬就得餓死,但袁州城內偏偏在這個時候暴發內亂。官兵自相殘殺,哪裡還有誰去管這些滲透過來的叛軍?
胡雁三趁機集結起三千多人,正準備趕往老虎口從後面夾擊吳學禮,結果卻遇上了趕回袁州的一萬左軍。胡雁三在離袁州城只有八里地的八樹坡匆匆設下埋伏;
馮喜一萬人馬做夢也沒想到在這裡會有埋伏,一頭撞了進來,瞬間就被打懵了。一萬大軍陣腳大亂,光是自相踐踏就死傷幾百人。
八樹坡離老虎口只有幾里遠,接到訊息的吳學禮大驚失色,連忙又派出五千人馬增援馮喜,這才逐漸穩住了陣腳。
“馮將軍,吳大帥令你立即反攻,快盡擊潰八樹坡之敵,否則定斬不饒。”
吳學禮的傳令兵撂下了狠話,剛剛穩住陣腳的馮喜連口大氣也顧不得喘,立即組織人馬對胡雁三發起反攻;
眼下他們五萬大軍被夾在老虎口和八樹坡這幾里地之間,若不能迅速奪取八樹坡,軍心必定渙散,在張獻忠不計傷亡的攻擊之下,老虎口隨時可能被攻陷。真到那時,前有阻擊,後有追兵,他們五萬大軍唯有死路一條。
馮喜不想死,所以他也拿出了吃奶的勁,親臨前軍督戰,組織人馬對胡雁三發起猛烈的反攻,八樹嶺一戰,慘烈程度絲毫不下於老虎口;
胡雁三雖然佔著地利,但兵力少了好幾倍,加上都是滲透過來的小股人馬匆匆集結,配合生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