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民軍平日巡警守夜,肅清奸細、彈壓地方,戰時則襄助官軍守城、民軍按地域設團、哨、夥、伍四級,每伍五人,每夥十人,每哨五十人,每團兩百人。民軍平日居家,閒時由各哨長召集軍訓,伍長、夥長由民軍自己推選,哨長及團校尉則由專人充任,多半是傷殘復退的軍官和資深軍卒充任。
民居武器服裝由官府供給,執勤時供給飯食,除團校尉和哨長其他人無薪俸。
整編過後的西寧軍,總有正軍十二個營(虎營、豹營、金風營、鐵鐺營、飛虎營、破lang營、破虜營、鋒矢營、曉風營、烈火營、旌旗營、驍騎營),共六千人。其中兩個營駐守豐州,永豐、豐安、九娘關各駐守一個營,在冰岩谷設立關,駐守一個營兵力。
警備軍共六個營(警一營、警二營、警三營、豐州營、永豐營、豐安營),駐守豐州兩個營,駐守永豐一個營,駐守豐安一個營。
民軍有二百二十三個團,豐州最多一百二十三個團,豐安最少三十八個團。
在整編之前,楊昊先宣佈正軍及警備軍士卒吃、穿、住、用、行、醫、養老、喪葬今後全部由軍中包辦,但軍餉減少至每人每月一兩,且由按季發放改為按年發放。因為軍餉大幅度減少,退伍離軍的有九百多人,楊昊皆發遣散費。
但隨後就有三千青壯前來應徵,楊昊擇優招募了五百人。一是為了節省軍費,二者是因為楊昊心中想要的是一支忠誠、精幹、有理想的軍隊。對那些只為吃飯而來的應徵者楊昊則一概婉拒。
原先設在刺史府裡參謀室和軍令司,此時變成了防禦使衙署的辦事機構,楊昊把參謀室更名為參謀司,軍令司更名為軍政司,新增軍械司、軍法司和督察司。參謀司參謀將軍、同參謀將軍及各司主官統稱將軍,參與豐州最高軍事決策。
人事方面,凌彤出任首任參謀將軍,張延年出任同參謀將軍;李通出任軍政司將軍;魚重出任軍械司將軍;莊雲清出任軍法司將軍;督察司將軍暫由楊昊兼任,由掌書記盧光主持日常。軍械司將軍魚重是孟博昌舊友,原少府監諸冶監令,天下兵甲總監造,熟悉唐軍所有武器裝備的製造工藝,因為與孟博昌親厚,甘露之變後被撤職流放黔州,後被刺馬營營救,一直賦閒在家。
豐安之戰時,楊昊見天德軍所用刀槍箭矢與河東軍相比相去甚遠,便萌生了聘請高手大匠來豐安主持監造兵器的念頭,他託孟博昌引薦幾位高手名匠,孟博昌向他舉薦了魚重。魚重到豐安後受到楊昊高度禮遇。在豐安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楊昊還是支援他主持監造了兩座兵器工坊。所產刀槍盔甲質優價廉,已經陸續列裝豐州各軍。
楊昊集中精力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解決一直困擾自己的財政問題。
豐州擁兵近萬人,每月僅糧餉支出就達兩萬兩,加上兵甲馬匹等費用,每月軍費支出達三萬兩,加上各級官吏俸祿和官署支出兩萬兩。每到月底就要從銀庫裡拿出五萬兩白花花的銀子,一年下來就是六十萬兩。
而豐州三城去年整年賦稅總收入不足五十萬兩,今年因為迭經戰亂,前十個月財政收入只有區區十八萬兩,預計全年下來不足三十萬兩,缺口足足達二十萬兩!
張虎臣接任的第一天翻看了三城舊賬,就再也坐不住了,騎著一頭驢風風火火地趕到了豐安找楊昊訴苦。
楊昊苦笑道:“三城本來就是個爛攤子,誰當家都為柴米油鹽發愁。志清兄可有什麼開源節流的妙招。”
張虎臣搖頭道:“豐州地廣人稀,又在邊境,時逢戰亂。除非這地裡能長出錢,否則只能是……出去討飯了。“楊昊呵呵一笑,問張虎臣:“聽說志清兄在同州時曾招募流民開墾荒地,做的有聲有色。”
張虎臣眼睛一亮,問道:“老弟的意思是……墾荒?可是豐州與同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