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俄首府。整車的糧食跟物資,讓沙俄的局勢似乎也穩定了不少。
看到國內的局勢趨於穩定,沙俄方面也感嘆,應該要象大華國學習,建立穩定的糧食戰略儲備政策。只有這樣,才不致於受制於人。
事實上,被沙皇任命的政府主官,政治上依靠鐵腕政策維護沙皇**,殘酷鎮壓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者。經濟上實行寡頭資本主義政策,推行土地私有化改革。
這樣的施政方針,雖然實現了俄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但其掠奪性私有化改革的極端不公正,底層民眾並沒有太多從經濟的發展中獲利。
反而使相當一部分農民的私有財產遭受損害,社會不滿度急劇上升。失業率居高不少,很多百姓跟工人,對於沙皇的統治,國內同樣也是民怨四起。
若非沙皇對軍隊的把控力不錯,只怕沙俄早就亂起來了。而遠東方面,並非沙俄的固有領土,在這執政的貴族官員,更是橫徵暴斂,引起的反抗也是一波接一波。
用劉興華的話來說,沙俄也就差一把火,就能把整個沙皇推向覆滅的邊緣。大華國真正要提防的,還是海軍跟陸軍實力,都得到急速擴張的島國方面。
得到英法方面的資金援助,又在東南亞幾個島國進行殖民統治,島國現在的實力,還是恢復到與大華國交戰前的實力。始終未動,也是覺得沒必勝的把握。
可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就在英軍交還香江的統治者,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援下,以薩拉熱窩刺殺事件為藉口,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
這個時間,湊巧的令人難以置信。可歐洲的大戰一起,大華國突然實行的戰備,反倒隨香江的收復,又重新結束戰備狀態,一切似乎又恢復平靜。
隨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援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
而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國以及支援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島國等國。整個世界,頓時變成一個火藥桶。
唯有美國跟建國僅有四年大華國,反倒置身於事外,宣佈戰爭中立。這種情況,讓兩個聯盟戰線,都開始拉攏兩國,希望將其拉到自己的戰線。
可對劉興華而言,就算大華國要參戰,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參戰。面對各國領事的爭相邀請,還是以建國不久為由,很乾脆的拒絕了兩個聯盟的拉攏。
當然,劉興華並非什麼允諾都沒有,早年生產的大批軍用物資。也開始以很實惠的價格,一船船運往兩個聯盟戰線國。換取到的,自然也是真金白銀的好處!
這對一些生產軍用品的國營工廠而言,無疑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時機。而與大華國一樣,悶聲發大財的還有美國。可相比大華國的物資價格跟質量,美國還是要稍遜一籌啊!(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章 戰字驚天下
做為後世人,劉興華雖然大道理懂的不多,卻深知打仗就是打後勤一說。( ;)【愛去】隨著一戰的如期爆發,兩個聯盟戰線為彼此利益,也可謂真正啟動了戰爭資源去打。
本國的資源更多都轉化為戰爭資源,而一些附帶需要的軍用品,各國最終都偏重於從外採購。畢竟,國家資源更多都要為戰爭服務,這種配套的東西還是外部購買來的合適。
類如德意志陸軍,從大華國採購的軍用品,就好比一把多功能軍用鏟。上了戰場的德軍士兵,才發現這種軍用鏟的作用,大大超乎他們的想象。
除了挖掘戰壕鋒利之外,甚至還可用來進行白刃戰。行軍的時候,這種可摺疊的軍用鏟,同樣不會防礙他們的作戰。一經試用後,德軍便大批採購這種軍用鏟。
為何會自己生產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的鋼材大多都用於生產陸地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