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怎麼都頂著天子親軍的旗號的。哪怕是皇子,想擅動咱們,也得掂量掂量……畢竟太子再寬厚,也不可能看著太子妃的孃家人為他受盡委屈而無動於衷。&rdo;

沈竊藍只是一個小輩,在太子陣營裡算不得舉足輕重。

漢王跟趙王如果為了幹掉他而落下太大把柄給太子的話……太子會高興死。

那兩位王爺也不是傻子。

&ldo;汶水……&rdo;郗浮薇聞言鬆口氣,沉吟道,&ldo;接下來大人只怕要經常出去巡視,大人出行,應該是騎馬的吧?&rdo;

於克敵&ldo;嗯&rdo;了一聲,抬頭道:&ldo;你問這個幹嘛?你想學了騎馬之後跟隨大人左右麼?只是錦衣衛中雖然不乏女間,這種場合大人帶著你,只怕會為人詬病。&rdo;

&ldo;我作男裝不就是了?&rdo;郗浮薇琢磨著,自己在鄒府毫無建樹,如今雖然勉強留下來,總也不能當真就去做個書童,還是得抓住機會多表現才成。

問題是她之前作為郗家大小姐,琴棋書畫女紅針黹稍有涉獵之外,學的就是打理家業。

這些技能目前完全用不上啊……

繼續留在這院子裡,根本沒法子學東西,還不如出去跑跑,興許有收穫呢!

她就說,&ldo;反正現在天這麼冷,大家出去都裹的嚴嚴實實……頂多我不說或者少說話了。&rdo;

於克敵沉吟道:&ldo;我能找人教你騎馬,不過大人願意不願意帶上你就不知道了。&rdo;

而此刻,書房裡,沈竊藍正對著面前的一堆輿圖沉思。

除了方才讓於克敵拿的汶水輿圖外,此刻案上還擱著會通河的輿圖。

雖然如今都在大運河之內,且是永樂帝執意遷都順天府的底氣之一,但會通河相比聯通南北的大運河其他河段來說很是年輕。

它是前朝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時候才開鑿的。

起自山東須城,至臨清抵達御河,全長二百五十多里,閘門三十有一道,當時動用的役工足有二百五十多萬。

兩年後,元世祖聽取太史令郭守敬的建議,差遣眾多兵士工匠水手以及&ldo;沒官囚奴&rdo;,開鑿了全長一百六十多里的通惠河……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正因為這條連線準新都與舉國最富庶的江南的運河在,永樂帝根本不擔心將來順天府的用糧問題。

只是元時的分水選址有些問題,那時候會通河在濟州的一段,早先叫濟州河的,以汶、泗為水源,將這兩條水引到任城之後進行南北分流。然而任城不是這一段的最高點,分水的時候,南多北少。

以至於北段河道淺澀,只能同行小舟,大船到了這兒,得換成小船,過了這一段之後,再換大船……可想而知多麻煩。

如今永樂帝要遷都,是肯定不會繼續容忍這個問題的,故而重開會通河的時候,改進分水樞紐,是重中之重。

按照宋禮送過來的訊息,熟悉會通河的汶上老人白英給的建議是,引汶濟運,在戴村附近的汶水河床上築新壩,將汶水餘水攔引到南旺,注入濟州河。

如此濟州河北段水量增多,通航能力自不必講【注】。

沈竊藍沒來山東之前一直在家裡苦讀詩書,家裡知道訊息,給他謀取了這差使後,他也臨時瞭解了下會通河的情況,雖然肯定不如宋禮在行,這會兒看著輿圖,大致也能夠將整個工程的過程以及竣工之後的結果想清楚。

如果沒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