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江東支援,所以才有部曲世襲制。”柱國大將軍掾佐張輔拱手道。

此人南陽西鄂縣人,張衡之後代。

家境中落,年輕氣盛,不願投降名聲惡臭的司馬氏,會逢涼州開科舉,甘露二年,張輔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參加,沒想到高中狀元,出任狄道令。

不過此人顯然不會做官,一上任便嚴刑峻法,禁止隴西豪族侵佔土地,搶奪人口。

為隴西豪族不容,衝突不斷。

動不動就有強人衝擊縣衙……

他這縣令的政績也因此不堪入目。

被評為涼州行臺評為下下等,處在罷免的邊緣。

還是宣義司、鎮撫司的密報送到楊崢面前,才免了他被罷官的命運,轉為大將軍掾佐。

掾佐就是掾吏。

掾吏在魏晉時,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就看主君怎麼用。

楊崢對他感興趣,是因為他膽子大,這年頭敢這麼直接跟士族豪強衝突的沒幾人。

召入將軍府後,一番對答,發現此人學識淵博,見識不凡,膽大心細。

“如此說來,吳國的病根在孫權?”不止楊崢對吳國不太瞭解,整個涼州對吳國都不怎麼熟悉。

南陽屬於荊州,所以張輔能“近距離”觀察吳國。

“孫策死後,江東六郡反了三郡,孫權不與士族媾和,太祖大軍一到,江東土崩瓦解。”張輔的話讓楊崢大開眼界。

楊崢點頭認同,“孫權當年與豪族妥協不得不為之。”

三國風雲激盪數十年,本質上是一部士族上位史。

“自古立國者,必抑制豪強,太祖行屯田地,免除兩漢以來的雜稅、更賦,規定其收田租畝粟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後頒佈招賢令,唯才是舉,不問出身品行,寒門士子得以入仕,與豪族士人並列,又啟用滿寵等酷吏,打壓士族,大魏方能力壓群雄。”張輔若有所指道。

楊崢想起一事來,“當年太祖為北部尉,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並嚴肅法紀、申明禁令曰:有犯禁者,皆棒殺之。不畏權貴,當街仗殺蹇碩之叔父,名動天下。”

魏武設立的屯田制,其實就是一種抑制士族豪強的手段。

即國家佔有大量土地和人口,發展生產,繞開了士族豪強。

當時的賦稅不過五五,官府還提供種子、農具、耕牛。

這比後世某些黑廠強太多了。

不過,魏武逝世後,一切都變了味。

屯田制成了“農奴制”,唯才是舉成了九品官人法,朝堂之上再無酷吏,曾經的寒門士子,成了新計程車族豪強……

表面上兩人是在談論魏武和孫權,實則也是在談涼州的未來。

孫權、曹丕的路子都走不通。

蜀國反而是一個可以借鑑的典範,以外來的荊州士人壓制本土的豪族,再用北伐凝聚人心。

當然,蜀國做的並不好,同樣也失敗了,算是一次嘗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