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施工階段,等建成後,東電及鴻基還要派更多的管理人員過來。這些管理人員長期食宿在酒店,也不合適,人也會非常的膩味,同時還會給企業經營帶來額外的財務成本。

梅鋼之前主要是從市鋼廠挖工程技術管理人才,但市鋼廠也有其侷限,梅鋼要想有更大的發展,招募高階人才的視野就要放得更遠、更高,不過這些高階人才對生活水準的要求也將更高,梅鋼同時也要提前做些準備。

現在投資高階人才公寓,將來各自分得十來套花園式洋房作為管理人員的生活宿舍使用,能讓管理人員的生活得到更好的照顧,同時在財務上可以併入固定資產進行管理,也不失是一個更好的手段。

大概是給孫亞琳揪去裝修老宅給折磨得夠嗆,或者朱立招募到更有水準的設計師,渚園的設計方案給沈淮連續槍斃了三次,這一次拿出來的方案,水平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渚園夾於渚溪大道與梅溪老街之間,既然體現出高階住宅的特色,又要跟梅溪老街的風格有過渡的協調,不能有牴觸跟衝突的地方,對設計師的要求確實是十分的苛刻。

“這次真不錯啊。不過,你等會兒打電話給孫亞琳,問問她有沒有空,她眼睛毒,她要覺得這方案沒問題,那就真沒問題了。”沈淮說道。

聽沈淮這麼說,朱立就想撓頭,說道:“孫經理那關是不是就算了?孫經理那雙在貴族家族裡從小培養了出來的眼光,又毒又挑,我實在是沒有信心這方案能叫孫經理滿意。這次方案要還不能透過,我手下那些人就要罷工了……”

“你們是身在富中不知富,”沈淮笑道,“你說說看,渚江建設在鄉鎮做建築,能一開始就經受國際眼光的挑剔,這是多高的起點?你們要是能把一個渚園專案做好了,連整個淮海省的高階住宅市場都有資格進入。這麼好的美事,別人想搶都搶不過來,孫亞琳都沒有跟你們要高額顧問費,你們心裡就美著吧……”

“這倒是的,”朱立哈哈一笑,說道,“我現在把老宅的照片擺在我辦公室的牆上,好些人看了,就說要照這個給他們做院子,只不過一聽報價,大多傻了眼;孫經理她才是真正從大家族成長出來的人啊……”

第二百五十一章 跑腿

跟朱立談完渚園建造設計方案,沈淮又跟他談新梅新村社群商業街的設計。

早期大家都傾向認同的一個方案,就是在渚溪大道兩側建商鋪出售,以便能回籠更多的建造資金,不過這個方案拿出來就給沈淮直接否決掉了。

梅溪鎮五萬人口,平均年收入只有一千元。有相當多的農民跟居民,只能等到逢年過節才敢放開肚子吃一頓肉。

如何讓更多人能夠就業,如何提高更多人的收入,是沈淮當前迫切考慮並要去解決的問題。

要想有所得,就要有所舍,天下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梅鋼現在的一線工人,要想月收入過千元,一週的工作時間差不多要做足六十個小時才行,整個工作強度差不多要比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藍領工人高出近一倍。

發展工業,要容納更多的人能在家附近就能就業,提高收入,梅鋼要積累更多的發展資金,沈淮現在也沒有計劃給梅鋼上馬嚴格的、但成本高昂的環境保護措施,甚至還不能馬上就關停對梅溪鎮煙塵及廢氣汙染最嚴重的老廠,但是不意味著,沈淮對未來的梅溪鎮沒有一個明確的期許。

別人不理解他對梅溪鎮的感情,但沈淮知道他最終是要把梅溪鎮建成什麼樣子,即使不能叫每個人都滿意,也要讓大多數的居民能悠然自得的生活於其中。

在在渚溪大道的兩側,即渚園選址的南側以及新梅新村的北側,建造大量的商鋪出售,確實有助於更多資金的回籠。

不過,在沈淮的規劃中,渚溪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