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連捷的訊息,也同樣傳進了滿清忠義救國軍的耳朵,迫於危局,淇縣的唐殿魁部試圖趁著天朝紅軍兵臨城下的力量還薄弱之際,放棄淇縣,利用夜色掩護,向衛輝府城靠攏。”
“一出城就衝破了我軍‘脆弱’攔阻線的唐殿魁開始一定會很興奮,可惜的是,他也只能笑上那麼片刻的功夫。由於戰前準備做的好,我們預想的方案中,就有淇縣之敵會投奔衛輝的可能性,在淇縣與懷慶之間的長屯早就預先部署了一支人馬。在長屯的紅一百二十二師一團迎頭攔住了唐殿魁的去路,面對著無論是人數,還是兵器都大大超越於自己的敵人,堅守長屯一個多時辰,始終沒讓敵人前進一步,為軍主力合圍唐殿魁贏得了寶貴的時機。”
“說到圍殲唐殿魁,這裡面還有一個插曲。衛輝城下本來是由我們軍及配屬給我們的紅二十二軍一個師負責圍困,如果大軍一旦撤走北上參加圍殲唐殿魁部,而城內聚集的張樹聲、吳長慶是不是會趁機出城夾擊?這是我們又必須要顧忌的事情。這種情況下,豫南及魯西南遊擊作戰時的經驗起到了大作用。宗禹帶著三個師撤離衛輝撲向長屯,我則指揮餘下的兩個師開始了‘攻城’。按照宗禹早做的準備,我們藉助衛輝東面一段城牆外的地勢,順坡將上面炸藥包裝得滿滿的一輛大車下放,大車呼呼隆隆直撞到了城牆根。之後,幾十個弓箭手對著那一大車炸藥火箭紛飛。轟隆一聲,腳下的大地使勁一抖,等到煙霧散去,厚厚的城牆被炸塌十幾丈……”
外面的圍城兩天了而不攻,城裡面的張樹聲就覺得此中必有文章。輝縣沒了,這府城又被包圍,新鄉那邊兒的潘鼎新一定好受不了。可現在,他已經不像在原、陽前線那樣,那麼的好鬥了。北面,邯鄲、安陽、湯陰都丟了,東面那就更甭提了,早就是赤旗一片,最恐怖的是連西面的潞安府、澤州也都成了“赤匪”的天下。他感到自己像是淪落到了一個荒涼的孤島上,只有老老實實地養精蓄銳坐守這孤島,興許還能指望著俄國朋友們及朝廷發來大軍的救應。
於是,就連夜裡睡覺都要睜著半隻眼睛的張樹聲,與吳長慶倆人拼命地加強城防。可哪知道,這些“赤匪們”,要麼不打,一打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放著城門不打,竟然在人馬稀少的東城牆中段呼啦一下子就給弄出來了一個大口子。
………【第四三六章 決戰(十四)】………
在那一陣的山搖地動之後,這十餘丈寬的巨大缺口,立時就成了雙方都饞涎欲滴、勢在必得的稀罕物,圍繞著缺口,雙方開始了一場殊死的爭奪。
所轄的四標人馬已有兩個標分別在獲嘉、輝縣遭受到滅頂之災的吳長慶,是這樣描述當年的衛輝防禦戰的:
……獲嘉、輝縣相繼丟失後,協裡的官兵士氣大餒,少數人甚至已經開始談虎色變。為了穩定軍心,由於紅軍主力這個時候開始集中攻打新鄉,張樹聲特地將估計日後一旦衛輝打起來,防禦壓力相對較小的東段,交給了我的協來佈防。張樹聲當時說的很清楚,之所以這樣安排,那就是因為這裡面對的都是在原、陽兩地的他的手下敗將。衛輝城高牆厚,李鴻章在的時候就曾經做過長期固守的準備,不僅糧彈充足,還有一支相當不含糊的當地團練隊伍,不管別人怎麼想,張樹聲對固守衛輝很有信心。
張樹聲從原、陽兩地一撤回來,為了長久堅持的打算,更是又開城放走了一些婦孺老弱。對這一舉動,當時城內的將官們曾經多有微詞。因為老弱婦孺在一定的時候,那畢竟還是能起到人質的作用的。張樹聲卻是這麼解釋,他奉勸大家要有一年半載困守衛輝的心理準備,如果城內的老弱留多了,一旦將來衛輝打成長期的僵局,勢必會產生與軍爭食的惡果。而現在的紅軍是剛剛北渡而來,大軍雲集,倘若把這些饑民再都丟給他們,無形中也是增添了他們的供給負擔。他還說,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