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編號為c…200…3545的特型運煤船,此時全部在戰時徵用,用於臨時改裝成巡邏航母。
c…200…3545特型運煤船主要用途是從東北、華北輸運煤炭前往東南亞國家,以及從澳洲、巴西運送鐵礦石精粉等返回國內,其設計工作由東北船舶工業研究院負責,大量考慮了由商用船改裝為軍用船的技術需求,採用軍艦ekv系列特種鋼材建造,多隔艙設計也基本符合軍艦的係數要求,並且使用了軍用煤油混合燃燒汽輪機組,這兩個型號的礦業輸運船可以快速透過改裝變成綜合補給船、運兵船和輕型航母,具備2萬英噸至3萬英噸的標準排水量。
這些船的最高航速通常可以達到30節,軍事化改裝之後也能保持28節的航速,總體可以滿足軍事艦船的要求。
特別是後設計的c…200…45特型運煤船,在改裝成巡邏航母之後仍然能保持接近30節的最高航速,2。75萬英噸的標準排水量也足夠擔任輕型航母和護航航母的工作。
國內目前大約保留了40艘c…200…3545特型遠洋貨運船,徵用之後可以在3個月內改裝成10艘輕型航母和同等數量的綜合補給船,以及更多數量的運兵船。
在財政方面,帝國將一次性向國內外發行超過60億中圓的戰爭國債,籌集軍費,而中央內閣政府也會臨時增加總額在40億中圓的戰爭經費,保障軍費的所有需求。
在龐大軍費支援下,帝國將會迅速開動整個國家工業的產能,大量增造軍事裝備用於維持這場戰爭。
宋彪和軍部並無計劃,也未考慮能在一年之內結束戰爭,日本畢竟是世界上的二等工業強國,擁有超過7000萬的人口,這個龐大的人口基數足以保障日本組織300萬左右的陸軍,甚至是接近500萬的規模。
再考慮日軍士兵和基層士官的絕對忠誠尚武的誓死意志,以及朝鮮半島和琉球群島的特殊地形狀況,宋彪在整個戰術規劃的要求上就是儘可能的以消滅對手有生力量為主,不去過多的追求速勝,既要強化機動部隊,也要保持傳統步兵的優勢,進一步加強輕武器的火力。加強小股精銳部隊的作戰突襲,透過大步兵的機動圍殲戰和小部隊的快速突防戰,用為期一年左右的時間逐步推進到朝鮮南端和琉球群島東部。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帝國陸軍在機械化的改造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財力、物力,整體機械化水平高出日本很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帝國陸軍可以輕鬆戰勝日軍。
反思抗美援朝戰爭,美國的機械化陸軍在整個朝鮮半島是極端吃虧的。這主要是受制於其地形結構對陸軍機械化部隊作戰有著極大的遏制。
帝國陸軍在戰術思想變革上一直處於世界的前列,特別是在大機械化和重機械化的推進上,在1928年之後。帝國陸軍開始加快了大機械化陸軍革命的程序。
帝國陸軍的大機械化革命分成三個型別,一是重機械化,即最為精銳的裝甲師和坦克旅,這一級的重機械化以mbt系列中重型坦克為中心,以bv系列步兵戰車、自行火炮、火箭炮為輔助,以整體全機械化作戰為變革目標,而這樣的重機械化師佔全陸軍總員的1/3。
二是常規機械化。即美國的摩托化師,同樣以坦克和步兵戰車為主要作戰手段,和前者的主要差別在於士兵的輸送方式,前者以步兵戰車為主,後者以卡車為主。常規機械化師的火炮以牽引式火炮為主,相對於前者更側重火炮力量,以大量的牽引火炮為作戰核心力量,坦克只是少數的突破力量,這樣的常規機械化師在全陸軍總員中也是1/3。
三是輕機械化,包含南方熱帶步兵旅、山地師、高原騎兵旅等,這一部分還主要是依靠步兵作戰為主體,火炮以迫擊炮、山地炮和輕型榴彈炮為主,整體裝備設計和前兩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