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團隊。關於這些問題,我們還在繼續洽談中。在此基礎上,日本橫濱正金銀行提出了一份合作協議,最初據說是想找您直接洽談。中間就找到了張康仁,透過張總董給我們一個合作計劃,即由正金銀行提供約合五百萬日元的貸款,條件優惠。但漢冶萍公司不得和外國合股經營,而日本擁有漢冶萍公司的煤鐵錳礦的部分優先購買權,以及將大冶鐵礦作為抵押資產。”
宋彪簡單的哦了一聲,並沒有感到任何驚訝之處。
沈德耀則續道:“除了日本,英國太古洋行和怡和洋行也都和我們洽談過,渣打銀行、滙豐銀行也願意提供貸款,不過,前兩者的條款和德國人差不多,而且他們並不懂鋼鐵領域的加工生產,實際上是做中間商。我們不想和他們合作。後兩者則都是將貸款協議搭到了金融權的問題。這些不是咱們能決定的,所以只能等您回來再說。”
…;
宋彪微微頷首,問沈德耀道:“你個人覺得哪一種方式更好?”
沈德耀答道:“德國人提出的條款還是不錯,有些條件看起來是霸道,但也是因為別人不相信咱們的經營能力,我和德國dwm公司的人洽談過,德國並無從中國購買煤鐵礦的意思,還是想以此為基礎在亞洲發展鋼鐵生意,包括在技術轉讓上。他們的條件是非常優厚的。單純從技術和價格上來看,德國這邊的條件仍然更好一些,我的意思是以華大班為主,另外配一名德國籍的洋大班,合作管理。技術和經營上以德國人為主並不是壞事,這要看我們如何理解,我們還能透過這件事來學習德國的鋼鐵企業生產、管理經驗,從德國引入技術、經驗建設遼陽鋼鐵廠。至於日本人的條款,他們那些看似優厚的貸款協議純粹是來搞破壞,英國人則是純粹為了做生意,賺一筆是一筆,賺著手裡的,還看著鍋裡的。”
宋彪仔細在心裡掂量著,他也說不清哪一種方式更好。
琢磨了一會兒,他和其他人問道:“你們覺得呢?”
容星橋等人不敢貿然開口,也都沉默不語,好像是在深思熟慮,其實都是和沈德耀持有不同的意見。
宋彪則問張康仁道:“你覺得呢?”
張康仁被點名了,只好硬著頭皮回答道:“反正是肯定要給英國人一個銀行名額,不如乘機和英國人借一筆款子吧。只是轉念一想,這筆款子其實也可以用於遼陽鋼鐵廠,那和德國人合作似乎就更為合理一些,咱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同時在國內操辦兩家大型的鋼鐵廠。”
宋彪思量了片刻,繼續問容星橋和吳仰曾,這兩個人則既不想和日本人合作,又不願意接受德國人的條款。
宋彪其實並不覺得讓德國人入股就是一件壞事,德國企業在漢冶萍的股份再說,一戰之後都能乘機拔掉,包括宋彪故意將德國在東三省鐵路建設中的股份條款放寬,實際上都是有類似的打算。
想到此處,他就繼續和張康仁吩咐道:“繼續和德國人洽談吧,技術上的合作和引入要談的更深入一些,哪怕是將一半的股份都賣給德國人也無關係,重點是先湊集到足夠的資本將這家鋼鐵廠發展起來。比如說,可以合作創辦一家冶金學校,培養技術人員和技師,直接以遠東鋼鐵總公司的名義引入技術和生產專利,要用合同的方式將這些都確定下來。利益要最大化,除了和德國人洽談,也可以和美國人洽談,爭取在最高轉讓45%股權的基礎上談妥這些事。”
張康仁道:“行,那我就大著膽子操辦此事了,只是不知道將股權轉讓給外國企業後,國內民意會否反對,更不知道張之洞總督會如何看待我等?”
宋彪嘿嘿笑著。他知道國內民意肯定會非常反對此事,此時的國人一貫有“非鋼鐵不足以立國”之想法。對漢冶萍公司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和太高的評價。
漢冶萍公司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