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以柏崎湊代官的北條高廣反應最激烈,因為他一直都對青薴課以每一馱馬負載的青薴課稅二十文的高額賦稅以從中謀取暴利。
“主公您不能這麼做!我等武家享有守護使不入特權!您不能隨意徵收稅賦!”聽到信濃有好處撈,北條高広表現的很積極,一聽說要動他自己的蛋糕,這位又立刻變臉,真是像變色龍一樣會秀。
但是他的要求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援,因為那是你一人得利與我們大家無關,既然長尾景虎不要我們攤派上洛費用,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反對他?不要忘了攤派的費用高達幾千貫,其中包括上洛人員的食宿、旅遊、奉納給朝廷,幕府,五山的頭頭腦腦的各種費用。
而北條高廣課的那個青薴稅屬於私稅,不是朝廷和幕府的法令,也沒有經過越後守護和守護代同意,完全是因為他看到青薴的生意興旺想從中訛一筆錢,所以他的行為理所應當的受到奉行眾們的斥責,甚至他的分家遠在北信濃的安田景元也寫信勸說他不要與整個越後國人做對。
安田景元苦口婆心的勸說並沒有得到他的認可,北條高廣是個很高傲的人,他可是大江一族的嫡流,論起出身來他的祖上可比安芸毛利家的家格高的多,毛利氏的出身來自大江廣元的四男大江季光擔任相模毛利莊的地頭一職,從此以後改苗字毛利氏,並被稱作毛利左近將監,由此才有了後來的毛利氏一族。
這位左近將監毛利季光在三浦氏之亂中被討死,他的四男毛利経光繼承了毛利莊的地頭一職並繼承了父親的左近將監一職的稱號,隨後毛利経光又擔任越後佐橋莊地頭,但是隨著鎌倉後期的動亂頻發,毛利経光和他的長男左近將監毛利基親就躲到了越後佐橋莊的地頭,而次男時親則在大亂中跑到安芸的吉田莊做地頭,並由此分出安芸毛利家的支脈。
嫡流的左近將監毛利基親,又把家督親傳給了嫡子丹後守毛利時元。毛利時元生有三子。嫡長子左近將監毛利経高。嫡次子丹後守毛利治良,嫡三子宮內少輔毛利憲廣兄弟三人。
因為嫡長子毛利経高無子絕嗣,就由他的弟弟丹後守毛利治良做他的養子,並繼承了毛利家一門惣領的位置,毛利治良傳嫡子丹後守毛利長廣在佐橋莊以北筑北條城,所以就有了北條毛利的稱呼,而他幼弟毛利憲廣所傳一脈就是安田毛利氏。
至於安芸毛利一族,則是時親一脈傳嫡長子毛利左近將監貞親。貞親再傳三子毛利陸奧守親茂,親茂再傳備中守師親,才發展出安芸毛利氏,比起他北條毛利氏來說只能算是分家,因為北條高廣一族可以用毛利家的“廣”字做正諱,他的分家安田家則代代用“元”子做正諱,這一點到是和安芸毛利氏相同。
所以毛利高廣一向對自己很有自信,絕對不比只是平氏出身的長尾景虎差多少,更何況他的軍旗還是一隻昂首闊步的大螞蟻,而他也一向都以勇猛和武勇而威名越後七郡。一直都對越後七郡第一猛將稱呼的柿崎景家不太服氣,當然也對長尾景虎不怎麼服氣是了。
當然這一點長尾景虎並不知道。他徵收了當年的青薴稅賦就獲得了數千貫文的利潤,這麼一大筆鉅款不但讓他動心,也讓奉行眾們動容,於是這讓他更加堅定了進行改革的決心,也更加迫切想去看一看那位給他出謀劃策的吉良義時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治理下的兩郡又是如何一番景象。
在出發前,計量意思宣佈一項新命令,那就是守護御料所定下,對直江津附近的町人釋出“御掟狀”,其中諸條令規定府內町並直屬於守護,並將直江津,柏崎湊收歸守護,浦原郡代,三條城主山吉伊予守政久調任柏崎湊奉行,其子山吉孫次郎擔任長尾景虎的側近元服,名為山吉孫次郎豐守。
山吉政久這項任命表現的十分積極,山吉氏原本就是府中長尾家的被官,從長尾家前幾任家督起就擔任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