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急迫得多,可昨天一句不提,今天又要趙晝廉來領他觀賞風景,分明是和自己存了一樣的心思,現在可是蔣介石几乎天天在催他和馮玉祥出洋,我倒想看看你閻錫山還能挺多久。”

宋哲武也笑著回答:“芷青先生,我可比不了閻主席有晉、綏、察、翼四省的稅收可用,你是知道的,我的軍費大部分都得我自己籌措。我的那些工廠就是我們第四路軍的命脈,我的工廠現在大部分都遷來太原,不去看看我心裡不安,我這是要去工廠,太原的風光還是以後有時間在觀賞吧,今天就不勞芷青先生大駕了。”

趙不廉當然知道這些工廠對宋哲武的重要性,據閻錫山的情報,第四路軍算上外蒙的部隊大概有三十來萬人,可蔣介石核准承認的也就二十來萬,蔣介石給的軍餉和閻錫山接濟他的錢款每年加到一起也就一千來萬,就是按中央軍的標準發放軍餉都不夠。更何況這個宋哲武偏偏要標新立異,給他的第四路軍的軍餉標準定得極高,晉經軍的軍餉在全國算來也是最高的,一個少將月餉有蹦大洋,據說第四路軍還要遠遠高於此數,所以第四路軍全軍每年實際軍餉最少也要三四千萬,這不足之數都得靠他宋哲武自己的興華公司的工廠盈利來彌補,這些工廠當然是宋哲武的命根子了,宋哲武記者去看他的工廠理所應當。趙不廉心裡暗怪閻錫山:“宋哲武都把他的聚寶盆交給你了,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現在反蔣已是箭在弦上,宋哲武又不是瞎子看不出來。直接說出來不就得了,除非宋哲武不想女心的第四路軍了。就憑眾個興華公司的這此,廠他就得乖斥範

心裡想著,趙不廉臉上還是笑眯眯的說:“既然文戈有要事,那太原城我們就改日再遊。這樣,我今天就陪文戈到首義門,然後文戈去忙你的事,我也可以回去向閻主席覆命。”趙不廉說著,也不等宋哲武表態,走過來從一個衛士手中接過韁繩。在衛士的幫助下上了馬。

宋哲武笑著說:“也好,那就有勞芷青先生了。”

出了都督府西街就是太原最繁華的鐘樓街和按司街。在衛士簇擁下。和宋哲武並騎而行的趙不廉指指點點地給宋子文介紹起來。

“這個鐘樓街建於明代;按司街的名於原山西省提刑按察司署衙,是明清兩代山西最高執法機關的所在地。據載,清中葉之後。鐘樓街、按司街以及東羊市,逐漸發展為三晉大地上的主要商市。特別是正太鐵路通車以後,由於交通事業的發展,使這裡的商品交易,急速膨脹。津京滬穩商賈接踵而來,省內各地行商紛至沓來。以至於位居鐘樓街、按司街的名剎寶梵、佛寺禪林“開化寺大鐘寺”亦被行商坐賈們看作經商發財的寶地,改闢為商場,成為鐘樓街上最早的的兩大商業區。”

宋哲武蠻有興致地看著鐘樓街的景象。除了最高的建築四叉樓元隆當,街道兩旁都是一排排高大的磚瓦房,懸掛著茶社、鞋莊等各式各樣的招牌,有和祥茶、北京步瀛齋時鞋、廣盛德綢緞布料呢絨、鑲牙鋪、益古齋、老鼠窟從吃到穿,樣樣俱全。長袍馬褂和身著短衣的人群在街上密集穿行,僅從人流的密度上就可以看出趙不廉所說不假。這裡絕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商業街。

街上的行人見到宋哲武這一行人。有知道是收復外蒙的大英雄,紛紛停住腳步聚在路邊,這種場面騎在馬上的趙不廉顯見是見得多了,並不在意,指著街邊一處建築工地說:“這裡原是鐘樓,鐘樓街就由它得名。”

接著又有些喘噓地說:“說起太原的鐘樓,雖不及北京鼓樓那樣巍峨雄宏,卻比它玲瓏娟秀。這座鐘樓,建於明代,明中葉曾在傅山的祖父傅霜的倡導下集資重修。樓分臺基和樓閣兩部分。據記載,上部樓閣高三層五丈,重簷宏甍,橡拱飛揚,十字結頂。樓閣中高懸巨鍾一口,高達丈餘,重千餘斤。每逢清晨報時。聲聞四達遠及十餘里,與鼓樓巨鼓日暮發出的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