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失。
陶鈞部,一九二九年年7日該部退往荊州後,何應欽將該師收編為獨立第十一、獨立第十二旅,以萬倚吾任獨立第十一旅旅長,調第一師第二旅副旅長彭進之為獨立第十二旅旅長。
原軍屬2個機關槍連,其1個連調歸第二路總指揮部,另1個連調歸改任獨立第十四旅旅長李宜煊:原李宜煊師,除李奇旅被調開,並一部逃散外,其餘人皆遣散,所繳槍械交陸海空軍總司令部。
何應欽不等宋哲武答應,又接著含笑對宋哲武說:“文戈,你地部隊同國內的其他部隊編制不同,你的一個師相當於別的部隊的一個軍了,可是比照德軍,你的部隊還沒有滿編。中央此次繳械遣散這麼多的桂系部隊,中央軍一時是消化不了地。遣散了,他們也會回廣西,還會加入李宗仁的部隊。而且,這些部隊都是桂系地精銳部隊,兵員素質都很好,就此遣散也頗為可惜。文戈,你也要幫中央分憂,繳械後的李宜師你就代勞編入你的部隊吧!當然高階軍官是不給你的,他們都要遣散。”
何應欽止住欣喜萬分要表示感謝的宋哲武,又說:“李思熾、李宜兩師,還有你招地的新兵,如果多編一個師還有很大剩餘,再多給你一個番號影響太大,索性你就把你地幾個師都補滿編。然後按滿編人數上報軍政部,一時補不齊也要按滿編報,你加緊補齊就是,我要軍政部按滿編給你餉械。另外,我要取消你現在的各部番號,重新給你核四個步兵師、一個炮兵師、一個騎兵軍、外加三個旅地番號,這些番號前面一律冠以新編二字,以同其他部隊區別。”
可以用狂喜來形容宋哲武現在的心情,這個二號人物果然不簡單,確實如何應欽所說,他對他地下屬真是非常非常關愛,不僅一下子又給了他一個師,還大包大攬地答應按他自報的滿編員額給他餉械,而且還是以他宋哲武替中央分憂的名義。要知道,這一時期,中央軍整編的師都是滿編11C00人,每年軍餉130萬大洋。他的師要滿編可都得來人,他可是比照後世集團軍來編的,雖然不會有諸多兵種。
新編一個師,再加上補足其他部隊員額,他就一下子增加近八萬員額的兵員,雖然現在他還湊不齊這麼多人,可是何應欽已經表明態度,不會派員核查,只按編制給付。那可是1多萬大洋啊!以前看史料說,蔣介石收買韓復和石友三時,有一個說法是一次給付1500萬大洋,還有一個說法是各給了500萬,現在看自己也差不多。雖然何應欽開給他的這些好處,何應欽沒有提蔣介石,可是這樣大的價碼,宋哲武估計何應欽也不敢自作主張,一定是他和蔣介石商量好了。只不過何應欽是否同意很關鍵,他如果不同意,估計自己即使得到好處,也會大幅縮水。
宋哲武不禁感慨,有靠山就是好啊!何應欽不僅是中央軍的二號人物,更主要的是這一時期中央軍的具體事務都是由他來經辦。何應欽這樣的人比較清廉守本分,行賄送禮都是打不通的。只是他惜才愛才,這才會給自己好處。
何應欽收起笑容,擺弄著茶几上的茶杯,好一會才正色對宋哲武說:“文戈,今天記的事,你不要放在心上。向韓復難的記,我想應該是委員長安排的,目的就是要挑撥韓復和馮玉祥的關係;給你提問的,應該是意外,《申報》的史量才可是一向跟委員長過不去的。我還是要提醒你一下,不要學那些軍閥們,他們沒有任何人能鬥得過委員長,就是汪精衛也不行。”
何應欽這是在真心給自己的下屬忠告,在提醒宋哲武不要跟錯了人,沒有人是蔣介石的對手。
對於何應欽,宋哲武今天也是真心感激,站起身來,鄭重地給何應欽敬禮:“總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