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路軍的倉庫已經堆不下了
在報上蔣光鼎告訴上海市民,十九路軍現在食品已經足夠他們現在缺的是運貨汽車、汽油等軍需物資
結果這份宣告一出,不到半天,上海全市大大小小的汽車、摩托車紛紛湧至,市面上的車輛為之一空開著車來的上海人都表示他們的車輛隨時聽候十九路軍調遣,願無償為十九路軍使用
至於錢也已經不是問題了
全國各地的捐款紛紛發來,最起勁的則海外的華僑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中國自己不爭氣,在海外各地打拼的華僑受盡了外國人的白眼和屈辱華僑期盼祖國強盛,期盼自己得到保護,這份心情比任何人都要強烈這次十九路軍在上海大敗日軍,讓華僑們都揚眉吐氣,紛紛解囊捐助短短几天功夫,19路軍總共收到捐款一千萬元,華僑捐款竟然就佔到了46%
捐款的人並不都是富商大賈,各界人們不管有錢沒錢,紛紛出手有錢的人,一出手就是一萬銀元,還不願留名而沒錢的苦力,揹著幾斤幹餅,送過來,不收都要急哭了甚至有的小孩子,把早餐的餅乾省下來,偷偷送來勞軍
民心如此激奮,慰勞如此殷切,讓19路軍計程車氣空前高漲起來
上海民眾可以為十九路軍解決食物、汽車、甚至是錢,但是有一樣東西,卻不是普通民眾能輕易解決的,那就是武器裝備
19路軍裝備較差差,好的槍炮不是沒有,這些好裝備多數都是宋哲武送的,還有一些用了三十多年的老套筒無法替換甚至還拿著土槍反裝甲,跟日軍裝備的差距還很大尤其是,經過這場大戰,十九路軍的武器裝備損失也不小,彈藥尤其缺乏
本來,宋哲武已經緊急從太原兵工廠調集了大批彈藥,可是受制於津浦鐵路的運力,遲遲運不倒上海而軍政部下撥的彈藥又很有限
沒有軍餉,十九路軍可以忍耐,可在大戰時沒有彈藥,這是絕對不行的因此,蔣光鼎和蔡廷鍇決定拿出錢來買
有了錢當然可以買武器彈藥,19路軍拿著捐款,確實也從上海洋行那裡搞來了一些裝備,給每個步兵連配備了三支捷克造連發步槍,每團機槍連配備了6挺輕機槍,每團的迫擊炮連還增添了六門迫擊炮有了這些裝備,19路軍的火力頓時大為加強
但是,透過洋行的渠道增添武器還是遠遠不夠
因為一則,透過洋行買武器,價格很貴洋人可沒有什麼愛中國心,不趁著行情好提價才怪了二則,19路軍買武器是要應急的,透過洋行買,洋行也沒那麼多現貨
就在蔣光鼎和蔡廷鍇在為彈藥著急的時候,史明給他們帶來了一個好訊息在上海南市區的黃浦江邊,現在就有一個大型軍火庫
在上海就有軍火庫?那軍政部為什麼不給正在作戰的十九路軍配發?這個訊息不禁讓蔣光鼎和蔡廷鍇大為氣憤
經過史明的解釋,兩人才消了氣
在南市有軍火庫不假,不過,它可不屬於軍政部管,而是海軍部的只是,海軍的軍械庫應該儲存魚雷、艦炮炮彈之類的海軍武器,這個海軍軍火庫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陸軍裝備呢?蔣光鼎和蔡廷鍇還是有些不解
原來國民政府的海軍跟別人還真不一樣,陸地上是城頭變幻大王旗,海軍這邊卻是自己抱成一個小團體,不絕對效忠於誰海軍一會兒跟著袁世凱走一會又投奔廣東孫中山,一會又投向北洋政府,向來自成一派,直到北伐之後,海軍才投向了國民政府但是,自己還是有很大的獨立性
只是,獨立發展,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海軍是個要燒錢的隊伍軍餉、維修、補給都要錢而這些錢國民政府是拿不出來的,只有自己多想些辦法要搞錢,就得有地盤,而有地盤就得有人來守所以海軍搞了一個陸戰隊,有好幾個團的兵力,在福建佔了一大片地,圈地生錢過日子要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