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於是,事情便交給了夏姑媽來辦,夏老太太還交待了夏姑媽幾句話,道,“你就說,文哥兒媳婦年輕,脾氣直,都是親戚,說話難免有不提防的時候。”
夏姑媽與夏恭人說起話來,夏恭人笑,“以往你說文哥兒媳婦不識道理,我還不信。如今是見了真真兒的了。”
夏姑媽一萬個慶幸的模樣,“嫂子你那天真是運道好,你不知文哥兒媳婦的厲害,她捏這椅子扶手就像捏河沙一般,頃刻間便成齏粉。沒親眼見過,不知她的厲害。您以後可別惹她了,真惹急了她,傷著您就不好了。”
夏姑媽完全一片好心哪,她自覺與夏恭人交情好,方善心善意的給夏恭人提個醒。夏恭人一聽這話則更是來氣,譏誚道,“要依你說,我還得感激她沒傷著我了?”
夏姑媽實誠道,“感激不必,倒是嫂子你運道好是真的。”
夏恭人氣煞:這混賬女人真的是來賠不是的嗎!!!
第239章
趙長卿在中秋前便將給趙長寧的賀禮打發人大車小輛的送往邊城,當然,這裡頭還有小弟弟的禮物,淩氏於五月產下一子,取名趙長安。
淩氏老卦連生珠,夏太太卻頗覺鬱悶,從淩氏這裡看,趙長卿也不像不能生的,兒子這裡連蘇神醫都請過,除了去廟裡燒香,夏太太也沒什麼好法子。
重陽節後,朱慶定了一位翰林家的千金,趙長卿過去吃了定親酒。袁氏人逢喜事精神爽,眼角眉梢的都帶著喜氣。
她待趙長卿向來親熱,請趙長卿早些過去幫她招待女客,袁氏連夏老太太、夏太太她們一併請了,笑道,“咱們邊城來的,我都請了。我原說請阿白和蘇先生一起來的,不巧蘇先生似是沒空。”
趙長卿笑,“鄭姐姐得了一卷白鶴圖,聽說是唐時真品,找了先生賞鑑,兩人守著畫好幾天了,吃飯都是阿白差人送屋裡去的。”
袁氏也只是隨口一提,聞此言笑道,“這真是兩個痴人。阿白來吃酒了,先生一人在家,再怎麼痴迷書畫,也不能忘了吃飯,一會兒我著人送一席過去。”
趙長卿笑,“那可好,正好沾一沾伯孃家的喜氣。”
一時客人漸至,兩人忙著張羅,也顧不上說些私房話了。
直忙了一整日,晚上睡覺時袁氏骨頭都是酸的,叫小丫環捶了半日方好些,袁氏與丈夫道,“我見到長卿就替她著急。”
朱明堂不明所以,“她有什麼急的?我看到了帝都,她也是順風順水的。前些天出了些事,如今也過去了。”倒是趙長卿時常叫人擔心是真的,連朱大老爺在帝都混了一輩子的人也不比趙長卿有名,趙長卿如今是帝都名人,尋常人都不敢招惹她的。
袁氏道,“七月十五的時候,咱們又不在老家,我去廟裡想著給太爺老太太上柱香,聽說她也給太爺老太太上了香,請和尚唸了往生經。我是著急她這身子,成親四五年了,還不見有身孕。我總想問,又怕她臉兒上過不去。”
朱明堂道,“兒女的事實在不好說。不行先叫夏翰林納一房小,哪怕先養下個庶子,心裡也有底。”
也就男人會說這種天打雷霹的話!
袁氏心下翻個白眼,道,“能生當然是自己生好。庶子生在嫡子前頭,也不合規矩。”
“這不是她無子麼。別說兒子,丫頭也沒生一個。”朱明堂身為男人,對於子嗣傳承之事是極為看重的。他也不認為納妾有什麼大不了。
袁氏覺著自己簡直對牛彈琴,她懶得再跟牛說話,扭身睡了。就聽朱明堂嘀咕,“這說實在的,尋常沒點膽量的女人也不敢去夏家做小的。”
袁氏扭回身,嗔道,“這叫什麼話?”
“實話。”朱明堂道,“你說,小時候也沒瞧出她這樣厲害來。我聽說她都能把一個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