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透過談判和協商來解決。”
“談判和協商是必要的,但在某些蓄意為之的行為上,我不認為會有什麼突破和進展。”黃曆冷冷地說道:“空洞的說辭永遠比不上實質的利益,對這點,大使先生也會表示贊同。”
“絕對沒有蓄意為之的行為。”喬治硬著頭皮強調道:“追溯歷史,我們兩國是鮮血凝成的深厚友誼,二十多年的友好盟友,怎麼會有這種事情,總統先生是過於敏感了。我看,不如我們進行一下深入的探討,為解除兩國的誤會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
對於印尼動亂,黃曆真的準備展開軍事進攻嗎?當然不是,在國家要步入發展快車道的時候,他可不想背上一個沉重的負擔。印尼人屠殺印尼人,跟他是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反正在當年南洋聯邦對印尼的軍事打擊時,華裔已經基本移民過來。留下的那些要麼是目光短淺的守財奴,要麼是印尼共的鐵桿黨員,這樣的人,對南洋聯邦的發展並無益處,黃曆不打算為他們出頭,但卻可以將此作為一個藉口,對印尼進行威脅,甚至是軍事打擊。
說到底,黃曆還是想借此次印尼動亂撈取利益,為國家安全取得保障。至於進攻印尼的風聲,以及象模象樣的軍事地圖,不過是精心策劃的演出;而集結於巨港的艦隊是要隨他訪問巴基斯坦,在印度洋上耀武揚威的。
一場精心策劃的表演取得了完美的成功,黃曆站在船上,望著喬治遠去的背影,露出了狡黠的冷笑。這個時代真好,正是因為東西方的冷戰,才讓他有了更加寬廣的施展手段的舞臺。混水摸魚,從中漁利,那是他的拿手好戲。
況且,對於美國佬來說,黃曆已經捏住了他們的命門,正如同抗戰時期的蔣介石抓住了美國人的弱點一樣,蔣介石的撒手鐧是“老子不幹了,老子與日本人講和”,黃曆的絕招則是“向左轉轉”。言辭不同,但效果卻大同小異,忽悠得美國人暈頭轉向,讓美國人投鼠忌器,即想打壓遏制,又怕過火而引起大麻煩。
而黃曆對印尼政變的判斷與美國人還有所不同,他認為蘇哈托是個很狡猾的傢伙,藉著清黨取得美英等國的支援,而用清黨的名義排除異己,將支援蘇加諾的力量清洗乾淨。也就是說,政變並不只是右翼與左翼的較量,還是印尼內部的權力鬥爭。
蘇加諾倚助左翼,蘇哈托不清洗掉他的黨羽,如何能將“**之父”軟禁起來,又如何能取而代之,爬上權力的頂峰。
印尼政變對於南洋聯邦的影響是有利的,透過揭露大屠殺的暴行,有助於加強國民對於南洋聯邦的認同和歸屬感,誰還敢脫南入印,勢必會引起民眾的反對浪潮。儘管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但黃曆卻不得不防。而且,黃曆利用這次機會,迫使美國答應他的條件,還迫使印尼做出了很多讓步,放棄在巽它海峽的巡邏,使南洋聯邦在實際上獲得了巽它海峽的完全控制權。
經過幾次蹉商,美國作出了退讓,而黃曆作出暫緩軍事行動的表示後,美國立刻向印尼將領們傳達訊息。這是“一個措辭嚴謹的口頭訊息”,內容是向他們保證,在美國的斡旋下,南洋聯邦不會乘人之危的,其內容如下:“首先,我們要向各位保證,我們無意間接或直接干預印尼內政。其次,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我們的友好國家也都不會對印尼發動進攻。”
這項訊息大受印尼軍方的歡迎,印尼國防部長的一名助理說:“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保證。如此一來當我們解決國內事務時,就不會腹背受敵。另外,我們也會遵守承諾,對華裔給予保護並尊重他們離開印尼的選擇,絕不會發生激怒鄰國的事情。”
在印尼政變中,南洋聯邦獲得了外交上的成功。這在某一方面也證明了國際政治的潛規則就是利益加實力的政治規則,只不過,槍桿子裡出政權,最適用於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