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怎麼殘暴,相信有不少人記憶猶新,你自己去尋訪,再宣揚大唐的仁厚,海納百川,一視同仁。”

這四條都是李曄這兩個月思索的結果。

戰爭固然帶來毀滅和死亡,但同樣帶來交流和融合。

青藏高原是因戰爭而出現在大唐子民面前。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窮兵黷武固然不好,但迴避戰爭,同樣是衰亡之道。

“你都記下了嗎?”看著張浚兩眼圓睜,李曄還以為他中了邪。

“陛下真乃天縱之才,有此三策,不僅河隴皆平,吐蕃亦將入版圖矣!”

吹得李曄都有些臉紅了,李曄雖然搞科技不怎麼樣,但搞關係還是有一套的,旋即咳嗽兩聲,“張左使趕快下去整理,朕給你十天時間,拿出個範本給朕過目。”

鑑於張浚的前科,李曄還是要嚴格把關,歪嘴和尚唸經,萬一張浚在裡面夾帶私貨,整件事搞不好都變了味。

“陛下放心,臣這就去辦。”張浚就像找到人生目標一樣激動,小跑出門。

言論的力量李曄最清楚,後世西方拿著一張陰間照片現編故事,許多傻人就沉迷不可自拔。

李曄的四條,除了第一條有些玄乎以外,剩下都是已經發生的歷史,只不過提煉了一下,絕無歪曲或者以偏概全。

公道自在人心,事實永遠是最具說服力的。

士子們的教化功不可沒,經過三個多月的學習,百姓大多會一些唐言,日常交流沒有問題。

孩童們卻突飛猛進,以學唐言穿唐服為榮。

一首又一首慷慨激昂的唐詩膾炙人口,天唐府中到處是郎朗讀詩聲。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

鳳採鸞章,噴薄而出。

有唐一代的文治武功,又豈是周邊奴隸化部落可比?

受寒風影響,河隴的春耕要比關中稍微一些,直到三月底才開始。

李曄為表對春耕的重視,帶著親衛都下田。

所有農活都是人手完成,李曄只當是鍛鍊身體,耕種了一天,腰痠背痛,幾乎直不起腰,這還是有薛廣衡的幫襯,李曄做的也只是一些表面活。

農人的艱辛當真是苦不堪言,即使如此,能安安穩穩種田,在這個時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就是建立在這些人的血汗之上,供養出一個又一個朝代。

當然,李曄作為皇帝,肯定不能天天待在田壟間,天唐府是天子腳下,一切井井有條,其他地方,李曄也不能忽視。

今年是大唐打根基的一年。

如同後世修真小說一樣,這是在築基,想要飛昇和蛻變,就要看基礎打的牢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