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發出招攬之意,而不是把機會讓給了別國。

若海盜真的是唐家軍,他們根本不會投靠別的國家,不然光是投靠了敵國的名聲,有損著唐家忠烈之名。再加上一旦背上了通敵賣國之名,那唐家父子和唐家軍的名聲就臭了。

顯然夏惠帝也是想到了這一點,確信唐家軍的人不會投靠別國,再加上衛家連連輸在南海關,夏惠帝對海盜是唐家軍的事情更加的驚懼了,覺得唐家軍是回來報仇的。

關於唐家軍的夢,夏惠帝還是做著,所以夏惠帝是容不下唐家軍的,也就有了現在的做法,想用著唐貴妃和四皇子還有百里妍卿來挾制著唐家軍。

在唐家軍的事情上,嚴擎浩覺得夏惠帝的作法很蠢,直接跟唐家軍走到了對立面上來了。若是夏惠帝施恩海盜,下旨讓海盜首領為官,治理著西沙島,對唐貴妃和四皇子還有百里妍卿表現的更為的看重,讓四皇子出面去調理,事情發展還不會這樣。

可夏惠帝卻不敢讓四皇子跟可能是唐家軍的海盜接觸。夏惠帝這是怕了,甚至夏惠帝的心中並沒有讓四皇子繼位或者成為太子的可能,不然也不會怕著四皇子有了唐家軍的支援會反了自己。

所以夏惠帝即便知道海盜真的是唐家軍,他也只當那是海盜,然後派兵攻打。

衛家又吃了敗仗,先是武安侯被擄,再是長孫衛鷹被擄,這都是夏惠帝命令的主帥,這一來,在南海關的打戰的一部分西北軍還有南海關的軍隊都軍心大亂著。

便是衛均盛也有些遲疑了。可眼下武安侯和衛鷹被抓,衛均盛也只能迎著頭皮帶兵攻打,然,不到幾天的時間,衛均盛又被抓了。

這下整個大夏國又是一驚,這麼說來,真的是唐家軍了,唐家軍只抓衛家的人,因為什麼。肯定因為著衛家背叛了唐家。

而此時衛家的史料又再一度的被挖了出來,不說夏惠帝,便是瑞郡王的臉色都不好看。衛王妃更是低調了起來,管家權利落到了鄭側妃和百里側妃的手上。而且衛王妃所出的世子沒了,眼下瑞郡王府裡,鄭側妃與百里側妃爭權爭的厲害。

寧王府這一邊,衛清菲也同樣的低調起來。她就是想做點什麼也不行,畢竟整個寧王府已經在夏惠帝的保護當中了。

如今的京中的衛家如驚弓之鳥般,惶惶不安。畢竟武安侯和衛鷹被擄去了,他們彷彿失去了主心骨一般。

而讓衛家害怕的便是唐家軍的報復,武安侯夫人和長媳、次媳等一聽到了武安侯和衛鷹、衛均盛都被抓去了,受不住打擊連連暈去了,整個衛家就是沒有亂也差不多了。

武安侯的長子衛均鴻人在京城,可是面對著唐家軍的人沒有辦法,這個時候衛均鴻也只能求助於夏惠帝,希望夏惠帝另派主帥攻打著海盜。

衛家在西北的主事則是三子衛均西,在被海盜擄走了衛家三個將領之後,衛家人再不敢出兵了。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海盜針對的是衛家的人,衛家再派人去,只能去送死。

而夏惠帝也不會再派著衛家人去,還嫌衛家人的臉丟的不夠,他這個帝王同樣也顏面盡失。此時大夏國的將領還是挺多的,除去衛家、沈家,嚴擎浩,還有尉遲家、葉家一樣在軍中都有人,而原三皇子的母族江家也有年輕的將領。

可是夏惠帝並不信任著葉家,所以這一次夏惠帝派出了尉遲家和葉家一共去征討著海盜,甚至這一次嚴擎浩也受了旨意跟著尉遲家和葉家一起攻打著海盜。

看來夏惠帝是急了,想發力一舉殲滅海盜。

戰爭還在繼續,百里妍卿的日子依舊悠哉著,除了不能出了侯府,她的日子也不是很難過。而且自朱雀派人混進來,跟百里妍卿聯絡上之後,百里妍卿就更加的放心了。

時下已經進入了秋季,八月裡,天氣是非常的炎熱,京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