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眼前一亮。而且,趙導,不知道你是否相信。可能十年過去,我在百家講壇所講的課再也不會有人記住。但是,十年之後,百家姓卻足於家喻戶曉,成為傳世經典。”
說完,孔書俊卻是長嘆了一聲。
幾年之前他就知道黃一凡天縱奇才,不在他之下。
不過當時雖然這麼認為,但也認為黃一凡與自己水平差不多,只不過大家研究的方向不一樣。或者,哪怕孔書俊認為黃一凡比他厲害,但兩人的距離也並不明顯。
可是,僅僅只是過了幾年,當孔書俊再看黃一凡時,他卻不由得生起了一絲仰望。
的確是仰望。
孔書俊知道,此時的黃一凡卻是撤底的拉開了與自己的距離。
不過,孔書俊一點兒也沒有嫉妒,更沒有不高興,反而孔書俊卻是露出了無比期待的笑容:他相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20年,不,10年之後,黃一凡必將成為諸子先師中的一位。
只是,孔書俊又哪裡知道,黃一凡又哪裡需要10年呢?
此時的黃一凡,在寫完百家姓之後,再一次寫起了另一部作品。
這部作品,同樣是只有1000字。
說起這部作品的出現,還有一個很不錯的故事。當時梁武帝時期,天下太平,梁武帝便很希望在天下太平的時候人們能多讀一些書。只是當時並沒有一本適合啟蒙的作品,所以當時認識字的也少。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認識字,梁武帝便令一位文學侍衛從晉代書法名家手跡中拓下了1000字,每一個字一張紙,然後一字一字的教學。
可是這樣的教學太過於雜亂,幼兒少年的學習效果非常差。梁武帝就尋思,如果將這1000個雜亂無章的字組合成一篇文章,豈不妙哉。於是,他召來了自己非常信賴的文學大家“周興嗣”講了自己的想法,周興嗣接到任務回到家,苦思冥想了一夜,一夜白髮,但終於將這1000字組成了一篇內涵無比豐富的四言韻書。而這一部四言韻書,便叫做《千字文》。(未完待續。)
第七百五十章:聖賢書
華國教育部。
“沒想到,一篇百家姓對於幼兒少年認字的效果竟然這麼好。”
教育部主任“王國松”卻是感慨的說道。
“現在想起來,當時我們還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一邊的袁石權亦是噓噓不止說道。
“哈哈,兩位,你們……”
研究室的郭磊卻是有些目瞪口呆:“你們之前不是很討厭黃教授嘛。”
“郭主任,你就別打趣我們了,你再說,現在我們都要找個地洞鑽進去了。”
“是呀,郭主任,看來你們水木當真是出人才的地方。我兒子明年就要高考了,回頭就對我兒子說,叫他一定要考進水木。考不進,看我不抽死他。”
辦公室裡一片談笑風聲。而此時,郭磊的秘書卻是走了進來:“郭主任,黃教授最近又寫了一篇作品出來。”
“這麼快,趕緊拿來。”
郭磊眼前一亮,迫不及待拿起了秘書遞過來的資料。
“咦,你用手寫的?”
翻開資料,發現秘書遞過來的資料是自己手寫的,有些驚訝的問道。
“是的,郭主任,這篇作品實在是寫得太好太好了,我情不自禁摘抄了一遍。”
“好,好,我看看。”
郭磊連連點頭,將目光放到了手中的作品當中。
而這一看,郭磊整個人一下子震住了。
過了好久,郭磊仍是一動不動。
邊上的王國松與袁石權說道:“郭主任,這部作品怎麼樣?”
“比起百家姓如何?”
看到郭磊還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