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際能力距離太大,他更多地像一個紙上談兵的人物,理論上有許多想法,但在實際運用上卻缺少變通和從權的能力,難以處理諸種複雜矛盾和關係。
宣仁高太后對宋哲宗從策立之初,到臨終囑託,都可以說是相當盡心盡責,努力愛護和教育著這個小皇帝。宋哲宗呢,卻因這種過分周到的呵護而感到窒息和束縛,所以高太后一死,宋哲宗便要急不可待地改弦易轍,去實行他所崇敬的父皇宋神宗的變法之政策。
宋哲宗雖仰慕其父的敢作敢為,卻比其父的經驗和素質都要差,結果急功近利,適得其反。其事業心和實績,其理想和現實能力,真的反差太大,陷入悲劇而不能自拔。
金大俠就史實上宋哲宗親政這一段,契入遼國對大宋的蠢動,契入蕭峰面臨胡漢恩仇的重大抉擇,非常的巧妙而又讓人信服。以此展開全書波瀾壯闊的落幕式,極具觀念上的衝擊力量。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宋哲宗排名第十。
崇禎:可悲可憫氣數已盡
排名第九
武功:——
智商:★ ★ ★
情商:★ ★
英明指數:★ ★
攻擊力:——
崇禎皇帝是袁承志的殺父仇人,是個剛愎自用的特級混蛋。但當袁承志親眼看見崇禎皇帝時,袁承志的觀感又要複雜得多。
袁承志甚至還救了崇禎皇帝,表面是因為先國後家,先公後私的大義,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卻另有兩個。
一是崇禎皇帝是阿九的父親,二是崇禎皇帝又是一個頗能讓人同情的悲劇人物,袁承志心想“他做皇帝只是受罪,心裡一點也不快活”!
崇禎是一個可悲可憫的氣數已盡的末代君王,他勵精圖治卻又積重難返,他內心後悔卻又不肯認錯,一句“諸臣誤朕”的遺言,證明了他剛愎自用,至死未悟。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崇禎皇帝排名第九。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乾隆:風雅的外表之下終於露出其骯髒的嘴臉(1)
排名第八
武功:★
智商:★ ★ ★ ★ ★
情商:★ ★ ★
英明指數:★ ★ ★
攻擊力: ★
乾隆形象不凡,絕不因為他是反角而概念化地將其寫得瑣屑平庸。
看乾隆形象清癯,氣度非凡,確有龍鳳之姿。更兼之他能詩善琴,溫文儒雅,談吐得體,境界不俗,頗有大政治家和領袖人物的風範。
乾隆更厲害的本事,是他只聽了陳家洛的彈奏琴曲,就能看出陳家洛雖貌是一介書生,胸中卻有十萬甲兵,絕非常人。
陳家洛和乾隆兩人初次見面時彼此之間的對話,玄機高妙,言簡意賅,一時不分高下,打個平手。此後,更是種種針鋒相對,鬥智鬥勇,精彩之處此起彼伏。
乾隆能識人,且亦有雅量,一上來就將絕世稀珍的古琴贈與素不相識的陳家洛,這不是尋常帝王能做得到的事。
乾隆的過人之處,還在於身份已明之時,敢於赴陳家洛西湖賞月之約。
不過,乾隆的這些好處,這種好的形象,沒過多久就開始自動破碎了。
獨夫畢竟是獨夫,乾隆風雅的外表之下,終於還是露出其貪色貪慾骯髒的嘴臉來了。
西湖花船之上,酒不醉人人自醉,乾隆聽了玉如意的歌,見了玉如意之色,身子已酥了,心中盡在盤算著好色之事,早把那些仁義禮信拋諸腦後了。
陳家洛與乾隆之間,話越來越不投機。良言規勸,乾隆早聽得不耐煩了,想以武力給陳家洛顏色看,不料更是自討沒趣。
乾隆見手下三名武藝最高的侍衛都被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