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糧食、食物什麼的,而是專心的兌換符文和所需的兵器,就像是船隻,這種沒個一年半載造不出的東西,怎麼能讓遼中真正的做到控制海洋?可不是一艘兩艘船的事情,單靠船廠製造,幾年內是沒有希望的,只能靠兌換,在這方面,他寧願花大價錢,也賣。

因為頭幾年,絕對是掠奪天下金銀珠寶的好時機,兌換的越多,實際上他賺的越多。

一萬金幣價值的點數,兌換過來就能賣十二萬,而且一直以來的珠寶鑽石的不斷收購,如果能掠奪天下財富,他就能真正的無限兌換,不用再受掣肘,到時候,兌換個百萬匹戰馬出來,殺光惡魔!

今年的糧食產量,如果按照生管局的預計,單純的大米、白麵、高粱米、玉米這四樣糧食的產量,就能夠滿足三千萬人一年的吃用,如果算上肉品、海鮮、瓜果蔬菜的搭配的話,就算有五千萬人以上,他也能保證他們營養充足。

就是因為這樣,遼中行署今年誰都清楚,糧食跟肉製品的價格將大幅下降,但是外地不一樣啊,或許在十月份,一斤糧食就值一毛錢,但是送到其他地方仍然是能換人命的東西!

所以,李陽鼓勵貿易,就是將本地的剩餘物資換取外地的滾滾財富。

從七月中旬開始,糧食就開始進入豐收季,一直到九月份,源源不斷的糧食就會一車一車的對面後勤處的倉庫,以及三角灣海港城市裡那一批批剛建成的倉庫裡,等候在碼頭的商人們,一個個揮舞著銀行的支票,看著糧食一車車的推進三角灣的倉庫,他們就迫不及待的要購買了。

因為隨著第一批糧食的出海,李陽已經開始緊縮糧食的兌換,不再大批次的放出糧食。

以後,後勤處的糧食作為儲備糧,供養遼中全境,而三角灣的糧食作為商品糧,只做貿易用途,這樣不會因為貿易過剩,而讓遼中的糧食變得不足,李陽是很清楚的,這些商人們一旦開了口子,那是瘋狂的,他們才不管遼中的人吃什麼,只要能用本地廉價的糧食換取其他地區好東西,他們會瘋的。

這可是至少十倍的利潤,就算刨去人工、稅收,他們只要能安穩地跑一趟,少於四倍利潤落袋,他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幹過海洋貿易!

李陽是無所謂的,只要把持著後勤處,軍隊跟政府,他就不懼怕那些商人們有錢,越有錢的商人,他們就越害怕,就越要找靠山,就越要想辦法花錢,因為主管商業廳的那個美國人威廉,他可是磨刀霍霍的盯上了大商人,一旦商人達到了一定程度,他是不會放過的。

用他的話說,要時刻保持反壟斷意識哦。

第497章 噩耗

在金策市,李陽看著從後方送來的情報,糧食收割進行的有條不紊,他手下的這幫政府官員倒是真的讓人很放心啊。

否則李陽就這樣在前線是沒有辦法安心待下去的。

現在政府方面隨著王鳴被任命為延春市市長,走馬上任以後,一直擔當著三角灣港口城市建設,隨著三角灣的繁榮,王鳴的名聲打響,遼中七傑的名號不知不覺的就傳了出來。

遼中七傑,說的是政府方面身居高位,能力突出的七個人,他們有著共同的幾大特點,才華橫溢,年紀輕,和平時期都是地位不高的人,他們的崛起,成為了整個遼中,尤其是各大學校的年輕人們的追捧物件。

當然遼中不止所謂的七傑了,就是大量的公務員劇中排程,才能讓整個遼中運轉起來,沒有出大亂子。

其實李陽是很滿意政府的工作的,但是現階段,必須讓軍人的犧牲有所得,才能讓軍人悍不畏死,所以,在待遇上,公務員跟軍人持平,卻沒有所謂的榮譽市民的殊榮,這才能突顯出軍人的特權。

但是現在的政府官員也都明白,現在勢力還是太小了,等未來有一天,勢力膨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