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者自感沒趣,要站起走人,縣委書記也不送。也不站,冷冷的說,”怪忙的,忙去吧。探望者沒趣的走了。縣委書記站也沒站,回來後,有人說。這本來就不該看他。病的不是他爹而是他的孩子,再說我們是同級幹部,說給你送錢嗎?相互間瞞怨了一陣才算作罷。也許縣委書記在想。雖然我們是同級別的幹部,但在同級班子中,我是老大。我有決策權,根據查黨幹部的原則,你們也該幫忙,格有各人的道理,誰也不會在中間斷這個官司。

在人們的相處交往中,應該有一個眼色,該串的門就串,不該串的門別串,自己沒眼色就會去碰那些令人不舒服的眼神與目光,領導的眼神是內心世界的表露,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如果要想官場裡闖蕩,混個一官半職,別忘了看清領導的眼神,領導的不同眼神,包含著下級不同的後果。

第十七章

自我解嘲

一個人在一生中免不了會出現說錯話,辦錯事,走錯路的時候,在說錯話,辦錯事,走錯路之後,往往會受到社會的壓力,輿論的譴責和別人的嘲笑;為了減少社會的壓力;人們會無形中為自己開脫責任,找出種種理由和原因,用來擺脫輿論 的譴責和別人嘲笑的尷尬局面。這逃避別人嘲笑的手段無非就是自我解嘲。

這自我解嘲的手段,自古以來。莫過於關羽,諸葛亮和蔣介石,秦朝末年的項羽可謂一個大英雄,從叱吒風雲到垓下自刎,記錄了他從大英雄到失敗的全過程,無顏見江東你老時,不是反思自己用人上的過錯。反而怨天尤人,說自己的失敗是天意,而自己沒有過錯,不是自己造成的,在他垓下自刎時,沒有歷史學家與他明辯是非,而給後人留下千古的笑柄。諸葛亮也是一個自我解嘲的太師,在赤壁之戰中,八十萬大軍兵敗赤壁,諸葛亮明知關羽與曹中操私下有故交,偏偏派關羽在華容道上攔截曹操,結果讓曹操得以脫身,關羽念舊情放過曹操等於放虎歸山,使曹操終成統一大業,而在野史中。流傳著諸葛亮故意放曹的意圖;諸葛亮說:他看過天相,天不滅曹,是故意讓關羽把守華容道。讓關羽落個人情。這無疑顯示諸葛亮的預見性。也 為放走曹操和委派關羽把守華容道而進行解脫,也是一種自我解嘲,歷史也是這樣,發生過的事情,總有人為他找理論依據和註腳,在戰役中的用人失察和決策的失誤以及放曹釀成國史大錯,不去承擔個人的責任,而是把歷史的錯誤說成故意,及掩人耳目,又騙過許多歷史的匆匆過客。蔣介石可謂一個亂世梟雄,統治中國二十年,有九百萬軍隊。由於官吏的腐敗和政治上的不得民心造成兵敗如山倒的局面,最後落了個落慌而逃而偏安於一隅。此時不反思自己政治軍事的錯,反而在逃之大陸的途中,還幸哉樂禍的說道:“我把一個五萬萬人吃飯的爛攤子丟給了毛澤東。”在蔣介石說此話的同時,不知當時在座的同僚們面對此話有何感想與見解,稍微有點思維 能力的人對此話總是有點吃上不葡萄說葡萄酸的嫌疑,一個擁護幾百萬軍隊的國家首腦,落到如此地步,不去反思自己而大言不慚的說把一個爛攤子給了毛澤東。難道他是主動把一個民不聊生的中國讓給了毛澤東嗎。?在他扔掉政權逃之孤島時,是多麼的淒涼與無奈。如果是因 為中國這個爛攤子不好治理而放棄,何必要在重慶談判,何必要發動為時三年的國內戰爭,何必不惜一切手段奢殺共產黨人。既然嫌治理這個爛攤子困難,為何要執意建立一個一黨專制的政府,容 不得別人參與國家。何必要劃江而治。何以在敗逃臺灣後。要積蓄力量去光復大陸。明白人誰都知道。吃上葡萄說葡萄酸。他把中國這個攤子丟給毛澤東是出於無奈,有一點辦法。他也捨不得丟棄一個政權,為了給自己解嘲擺脫尷尬的局面,說出那些讓兒童也感到可笑的話,分明是放屁打踢腳,掩蓋臭氣。蔣介石不愧是自我解嘲的一代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