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不能夠動用,梅斯方向,法國人就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優勢,混戰,對雙方來說,都是一件相當艱苦的事情,而且,雙方的損失都相當大,這十天八天的混戰,法國起碼有三十萬人喪失了戰鬥力,而德國方面情況也不見得好多少,喪失戰鬥力的估計也有二十萬人左右。現在,戰場已經大規模擴大,不但把南錫都包括進去,就連斯特拉斯堡也不能倖免。斯特拉斯堡幾度被德國人進攻,幸好有一個法**及時進入本已放了空營的斯特拉斯堡,才算保住了這個軍事重鎮。可以說,英國人這個時候所發表的宣告,以及他們在里爾一帶所採取的集結自保的戰場態勢,簡直是朝法國人的腰眼上狠狠地捅了一刀,根本就不顧及法國人的死活。一旦同盟**隊從敦刻爾克傾巢而出,巴黎北面,連個抵擋的兵都沒有。不過,到這個時候,英國人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他可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都保不了了,又怎麼有心思顧及盟友的感受呢?
第七十九章 口頭協議不是協議
戴高樂的畏罪自殺,在法國,在歐洲各國,引起了軒然大波。當然,在歐洲以外,是引不起那怕是一丁點的波瀾,就算在仍然與法國作戰的中國,也引不起任何關注,八杆子打不著的,誰管你法國總統是人是豬啊。
對此,大部分法國人是相當高興的。也是,這個傢伙,憑著憲法中規定的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條款,牢牢地坐在總統的位置上,對膽敢反抗的法國人進行殘酷的鎮壓,法國人心中早就想著幹掉他了。而且,這個傢伙,眼看著法國既然戰敗,就想把國家出賣,投入到德國人的懷抱中,利用德國的軍隊,維持著自己在法國的統治,這樣的人,死了,有什麼關係呢。當然,也有一部分法國人不這樣想,畢竟,戴高樂是經過合法選舉選出來的總統,他就算表現再差,在法國國內也是有一定支持者的,特別是那些即得利益者,例如,戴高樂一向關照有加、雙方合作非常愉快的法**火商,在修建各種各樣的軍事工事中發了大財的法國建築商,以及透過販賣、掠奪德國被佔領區內財富而發了大財的一些軍官,甚至包括由於戴高樂的不斷光顧和第一夫人的言傳身教而名聲大振的巴黎性行業工作者,等等。這些人一直是戴高樂的堅定支持者,而且,其在國內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甚至於可以左右法國的經濟,他們對戴高樂地死。表現出了深深的懷疑。
在福熙元帥發表宣告後才不過半個小時,德國外交部就發表了一份宣告,宣告中指出。德國從來就沒有派人與戴高樂聯絡過,也不存在戴高樂以法國領土換取總統寶座的交易。戴高樂是德國地敵人,在他的命令下,法**隊攻入德國,並在德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使德國西部的人口整整減少了兩成。====因此,德國人根本就不會與戴高樂談判,德國人唯一想做的。就是把戴高樂抓到德國,讓他在柏林接受歷史的審判。由此可見,福熙元帥所說的戴高樂因為畏罪而自殺的理由根本就不成立,戴高樂是被法國人殺死的,而殺死他地人,正是一直想取而代之的法國總參謀長福熙元帥。
德國人的一番宣告,讓這個事件再次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說老實話,德國人說的有道理,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德國人不恨英國首相布萊爾。卻對法國總統戴高樂恨之入骨,法國人打仗不行,可是,燒殺搶掠的確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