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桓溫更是實力大漲。

梁國的日益強大,令江東士族人心惶惶,緊緊的團結在他身邊。

如今的桓溫恰如當年的司馬昭,只缺一個名分。

“狄梁強盛,必圖江東,如今江東士氣已復,兵甲錢糧已足,當戮力王室、克復神州!”謝尚拱手道。

當年王導與諸士族衣冠南渡,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顗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

聞者皆相視流涕,唯有王導愀然變色:“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

遂留下新亭墮淚之典故。

“戮力王室,克復神州”遂成江東精神支柱。

南渡以來,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溫相繼北伐,雖然因內部掣肘,大多倉皇北顧,但江東一向不缺北伐的勇氣。

當然,桓溫北伐是真,借北伐之名行司馬懿之事也是真。

種種因由,讓江東北伐的各種條件基本成熟。

不過就在此時,有人發出不一樣的聲音,“江東方有起色,梁人銳勢正勁,此誠不可與其爭鋒,不如修養民力,以觀天下之釁!”

桓溫目光掃過去,發現是王彪之,心中暗怒,此人是會稽王司馬昱的黨羽,當年與司馬昱、殷浩、荀蕤沒少給桓溫添堵。

“依王領軍之言,何日北伐?”桓溫逼視王彪之。

王與馬共天下,王彪之出身琅玡王氏,極有遠見,曾預言殷浩北伐必敗。

北伐他是贊同的,但桓溫北伐就另當別論了。

“何日北伐當依天下形勢而論,不可魯莽,莫非桓公忘記北伐關中之敗乎?此次北伐若有不測,只恐梁軍渡江而來!”王彪之直接翻起了舊賬。

“今日不伐,明日不攻,神州何日克服?”桓溫眼中怒氣翻湧,卻無可奈何。

王彪之不是一個人,背後有一群人,桓溫動他,自然要思量思量。

更何況王彪之也不完全反對北伐,“時機未至,安可強行北伐?彪之乃是為桓公計,為國家計!”

眼看氣氛僵持,郗超向桓溫使了個眼色,“王領軍公忠為國,江東之福也!”

桓溫臉色變了變,收起慍色,“王領軍之言是也,北伐當依天時而定,王領軍才幹過人,不如調入軍中,一同參決軍機。”

王彪之留在朝堂上只會壞事,而將他弄到身邊來,朝堂上少了一個隱患。

桓溫北伐之心早已不可更改,更不可能停下前進的腳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