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鳥,她運氣好的自己養了小八。但是現在的她若是在生個皇子就不會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兩個血脈相親的皇子,這一個抱給誰養,小八和孩子就會和誰親,只有人會搶著來抱養這個小的,倒是不用擔心養他的人不好好對他,但是,終歸不在自己跟前放心,到九龍奪嫡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兄弟相殘,父子猜忌的局面。
現在好了,生個女兒,既不招人眼,又可人疼,都說女兒是孃的貼心小棉襖,雖然會有公主撫蒙古的擔憂,但是衛琳琅一點也不擔心,反而認為這是女兒逃脫這四四方方的牢籠一個好去處。
封建王朝的女人們大都認為這皇宮是最好的地方,一個個爭破腦袋的想進來,衛琳琅卻不會這麼認為,她是出不去了,但是她的心可是一直嚮往這外面的世界的,雖然跟著去塞外了一次,除了在駐地散了幾回步外,路上都是悶在車駕上聽外面的車馬人聲,幸虧衛琳琅不是那種性格外向的人,對這些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讓女兒也過這種被拘謹的日子,衛琳琅就覺得心裡面受不了,她和每一個偉大的母親一樣,巴不得自己的女兒過天底下最好的日子,若她是土生土長的清朝女人,或許也認為女兒能夠金尊玉貴的長大,然後嫁個體面的丈夫,小兩口生兒育女,男主外,女主內,夫妻和睦,兒女成群,幸福平安就是最好的一輩子了。但是衛琳琅她是個見識過自由奔跑在土地上的穿越人士,那種對自由的嚮往是紮在根子裡的,自己為了某些原因可以放棄心裡的自由,女兒那裡衛琳琅卻不捨得她也過被圈養著的日子。
何況女兒本就是要嫁人的,還是蒙古,蒙古人對於女人的規矩可是寬鬆多了,不像京城裡面的大家閨秀從不出門,蒙古的女人好歹還可以去騎騎馬,呼吸一下草原自由的空氣,藍藍的天,白白的雲,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女兒信馬由韁的馳騁在草原上,衛琳琅腦袋裡面想著女兒將來的幸福生活。
雖然有該死的公主府和那些敢幹涉主子房事的嬤嬤們,但是隻要到時候用些手段,控制住嬤嬤的家人還有公主本身強勢一些,這都不是問題,畢竟這是尊卑制度森嚴的大清,奴婢和主子的地位那就是兩個極端,主子的話錯的也是對的,只是在奴才藉著律法制度等來要挾主子的時候,看這位主子夠不夠強勢。
衛琳琅也不會因為女兒嫁的遠就會思戀成疾的,康熙一年在紫禁城待的時間有限,每一年都要去塞外巡查,住上一段時間,雖然自己不可能每次都跟過去,但是這比前世那些嫁到國外去的女孩們的家人不是強的太多了,只要孩子過的好,衛琳琅心中還是會很安慰的。
衛琳琅更加不會為了女兒將來會因為女婿的三妻四妾而糟心,沒有道理自己的女兒就可以要求對方只娶自己一個,而自己的兒子卻可以左擁右抱,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不是因為她是公主就會改變的,如果女婿願意為了女兒守身如玉這當然好,但多數情況下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只希望女兒學會保護自己,衛琳琅絕對不會給她灌輸什麼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觀念的,那樣只會讓她自己走向墳墓。
衛琳琅拍著肉球一樣的女兒問康熙,“你說她是不是太胖了點,要不要減肥啊?”康熙也默許了不知道那天起衛琳琅私下裡就隨意起來的“你”“我”相稱,好在她在人前還記得改口,所以這個“好”習慣就保持了下來。
康熙一邊逗著女兒一邊呵斥衛琳琅:“胡說,父母只有希望孩子長的白白胖胖的,那有嫌棄孩子肉多的。”說著斜睨了衛琳琅一眼,“倒是你瘦的很了,要多吃些補回來才行。”
衛琳琅現在一聽到說吃的就有些反胃,只是因為自她清醒後,就被人填鴨似的餵養,一天幾頓的灌各種各樣加了料的補湯和吃食,衛琳琅倒是也爭氣,好歹長了幾兩肉,可也比懷孕前瘦多了。衛琳琅跟康熙訴苦到:“你讓她們別那麼過份好不好